秦创原工作动态2025年第4期

【亮点成效】

西安5家工厂入选全国第一批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名单。日前,工信部公布了全国第一批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名单,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边端协同的飞机智能工厂”、施耐德电气设备工程(西安)有限公司“智能低压成套设备个性化定制智能工厂”、西安法士特高智新科技有限公司“数据和AI驱动的重型商用车自动变速器智能工厂”、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航空高性能机电传感器高弹快反智能工厂”、庆安集团有限公司“航空机载产品柔性精益智能工厂”共5家西安市工厂入选。

西咸新区民用无人机试飞基地揭牌。2月28日,西咸新区举行“抢滩新质蓝海,擘画低空未来”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西咸新区无人机试飞基地正式揭牌,这是全省首家民用无人机试飞基地。活动当天,空港新城、西咸轨道公司等单位分别与陕西交控飞行技术有限公司、西工大民航学院等单位签署合作协议,涉及11个产业项目,总金额27亿元,将围绕无人机研发、制造、试验、应用等上下游产业链开展合作。

西交大在有机半导体和新兴神经电子学领域取得最新科研成果。近日,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全国重点实验室马伟教授领导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具有梯度双连续结构(GIBS)的垂直有机电化学晶体管(v-OECT)器件,构筑了生物相容性好、可化学调控的高性能人工神经,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电子》(Nature Electronics)。

西交大一附院在血管介入手术导航方面取得技术突破。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禄韶英教授团队应用自主研发的AI图像分割软件,实现了DSA(数字减影)设备下复杂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智能导航操作。这项命名为“AngiSight”的创新技术,解决了血管介入术中导航难题,其核心技术已获国家专利保护,经教育部科技查新确认为国际首创。

西安市红会医院神经外科发布全球首例神经调控治疗成果。3月10日,西安市红会医院南院区神经外科张治国团队发布全球首例神经调控(脊髓电刺激)治疗严重神经源性溃疡合并双下肢肌张力障碍成果,为此类疾病的治疗开拓了新的治疗路径。

【政务信息】

张国清在西安调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近日在陕西调研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工作。16日至18日,张国清在西安市和渭南市,先后到航空工业集团民机试飞中心、西部超导材料科技公司、西咸新区秦创原综合服务中心、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秦创原科创中心等单位,深入生产线和实验室,详细了解研发创新、技术转化和中试服务等情况。张国清强调,要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企业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从源头和底层破解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支撑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凝练科技问题、开展科研攻关,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形成高效协同良好生态。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及时将科技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搭建平台加速创新转化,加快中试平台、检验检测、孵化转化等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完善收益分配、风险分担机制,畅通技术创新到市场应用的转化通道。要坚持好产品是用出来的,完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等支持政策,加强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形成以用促研、迭代升级的良性循环,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市委科技委员会召开会议。3月6日,市委科技委员会召开会议,审议有关文件,听取工作汇报,安排下一步重点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委员会主任方红卫强调,要紧紧抓住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大机遇,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意识,服务国家战略,强化责任担当,主动作为、不等不靠,健全机制、专班推进,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市长、委员会主任叶牛平强调,要以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创新发展需求为牵引,深刻把握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使命要求、主攻方向和目标任务,强化担当、扭住重点、聚力攻坚,推动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

方红卫、叶牛平会见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一行。3月6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方红卫,市长叶牛平会见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一行。双方表示,希望依托西安科教、产业、文化、人才等资源优势,进一步深化在金融保险、生物医药等领域务实合作,谋划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市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扩大)会议。3月7日,市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扩大)会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方红卫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人工智能产业是西安重点培育发展的五大新兴产业之一,在科研、人才、算力、平台、应用、产业等方面有着良好基础,要把握战略主动、树立长远眼光,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危机感,加快形成具有西安特色的比较优势。

方红卫调研氢能产业发展情况。3月12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方红卫先后来到西工大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秦创原·氢合湾氢能产业两链融合科创区调研氢能产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聚焦氢能制、储、运、用各环节,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运用,持续丰富拓展应用场景、优化全产业链布局,积极抢占未来新赛道,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市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3月13日,市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方红卫主持会议。会议强调,要坚决扛好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使命任务,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聚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叶牛平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3月15日,市长叶牛平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科技委关于加强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研究我市贯彻落实工作,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会议强调,要以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创新发展需求为牵引,深刻把握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使命要求、主攻方向和目标任务,强化担当、主动作为,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工作动态】

市科技局推进秦创原建设相关工作

2月25日,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化六个改革’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系列新闻发布会,市科技局副局长江霞到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江霞副局长介绍,2024年,市科技局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出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等一揽子政策措施,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展。2025年市科技局将着力深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机制改革,以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统领,夯实产业强市基础。

区域秦创原建设情况

西咸新区:2月28日,浙商银行西安科研中心揭牌,该项目由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位于沣西新城数字经济产业园,总投资25亿元,主要建设浙商银行数据灾备中心、互联网金融产品软件研发中心、培训中心等。

高新区: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发行第二期科技创新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规模2.5亿元,票面利率3.18%,创全国同品种公司债券历史新低。

经开区:3月13日,世界500强韩国LG电子、西安泰德与经开区共同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将在经开区投资建设LG中央空调西北中心。

航天基地:近日,陕西奥普数字医疗有限公司与陕西瀚光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健康数据资产,挂牌上市苏州数据交易所。

浐灞国际港:2月28日,与诚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入区协议,成立陕西诚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诚迈科技西北总部项目正式落地。

新城区:近日,陕西电力科隆公司与深圳大疆创新科技联合打造的西北首个无人机综合维保中心正式投运。该中心集成检测维修、技术培训、研发创新等全链条服务能力,实现无人机故障响应效率提升40%,运维成本降低30%。

碑林区:3月19日,举办秦创原·碑科转产学研金协同创新系列高校成果就地转化活动,长安大学和陕西云墒芯创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工程大学和陕西金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协议。

莲湖区:2月25日,举办“产城融合,智创莲湖”秦创原梧桐树暨枣园都市产业发展推介大会,区科技局与建设银行西安莲湖路支行、招商银行西安分行签订科技金融服务合作协议。

鄠邑区:3月18日,举办“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鄠邑区第三十三届“科技之春”宣传月启动仪式。活动现场,对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为科技小院、鄠邑区科普示范基地、鄠邑区科普教育基地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