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对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41号提案的复函

类别:B
西安市科学技术局
市科函〔2023〕76号

西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

对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41号提案的复函

中国民主建国会西安市委员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推动西安新能源重卡应用生态加快发展的建议”(第41号)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1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指导和推动下,我市当好全省秦创原建设的排头兵、样板区、动力源取得明显成效。城市创新能力和重点指标任务实现“双跃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了2022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西安由2021年全球第33位跃升至2022年全球第22位,居中国上榜集群第7位。《自然》杂志发布“全球科研城市100强榜单”,西安排名由2021年全球第35位跃升至2022年全球第29位。2022年12月29日,我市获批成为全国第四个“双中心”,是国家层面对西安科技创新工作的最高褒奖和肯定。

一、秦创原建设主要工作

(一)加强秦创原平台建设顶层设计

一是秦创原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协调相关部门,先后研究制定并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关于支持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

街区建设若干措施》《关于促进股权投资行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西安市创新投资基金设立方案》等专项政策。完善形成4方面54条政策的《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政策包(2022修订版)》。发布“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认定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基地)管理办法等实施细则。在2022硬科技创新大会上,集中发布《西安市关于进一步支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西安市支持科技企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西安市“人才+高校+企业”协同创新基地建设管理办法》《“西安青年人才驿站”工作实施方案》等6项政策。同时,各区县、开发区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了配套政策措施,全市秦创原建设“1+N”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是“三器”示范平台项目加快建设。支持建设沣东立体联动孵化器总基地、西安电子谷等“三器”示范及特色平台项目142个。新增各类研发机构113家,建成陕西高端机床创新研究院、大飞机创新原等研发平台65个(创新联合体22个,新型研发机构32个,共性技术研发平台11个)。西安电子谷立体联动孵化器示范基地作为丝路科学城产业发展核心承载区,已初步形成新一代半导体产业策源地和示范样板区。

三是国家级平台载体加快布局。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电磁驱动聚变等项目正在办理手续,国家授时中心、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航天基地国家超算(西安)中心已经建成投运,成为国家超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雁塔区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达到300P,位列全国第二,算力填充率达到98.3%,助力260家创新主体实现智能化升级。空天动力研究院成为省上建设陕西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同时,与西安市政府共同建设的西工大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教育部评为全国首批未来科技产业园。国家级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正式授牌,累计孵化企业超过2300家。建设市级以上孵化载体51个,国家级孵化载体数量达到104个,列副省级城市第6位。

四是科创项目投资建设力度持续加大。2022年安排市级先进制造及研发平台重点在建项目225个,截止11月底,完成投资1220.88亿元,达到年度计划的105.63%。陕西电子信息创新产业联盟、省级机床创新中心、省级液流储能创新中心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在总窗口集中落地,均为全省首家。高新区启动建设秦创原•上市企业园、国家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经开区聚力打造国家自主可控新材料产品研发和绿色制造基地;航空基地加快建设陕西航空产业两链融合示范区,总投资3.6亿元的航空零部件生产及装配基地竣工投产;航天基地持续推进荣耀科技园、先进计算科技园和秦创原航天创新中心等平台园区建设。长安区规划建设7个科技产业园区,总投资22.48亿元、预计建成后年总产值85亿元。雁塔区依托高校办园、企业办园、旧工业园迭代,打造“三园”创新驱动平台。高陵区西安丝路融豪科技创业创新产业园全部建成,并启动招商活动。

(二)持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一是原始创新能力进一步巩固。新增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45个(国家级2个、省级4个、市级39个),累计建成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362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68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68个),累计建设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99个。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相关团队的发明专利“基于铯原子饱和吸收谱的半导体自动稳频激光器”获得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金奖,捧回了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最高荣誉。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5.3件,同比增长18.2%;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646.42亿元,比2021年增长20%。科技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排名西安市居副省级城市第6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了2022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西安市由2021年的全球第33位,跃升至2022年的全球第22位,位列中国上榜集群第7位。世界著名科学杂志《自然》发布“全球科研城市100强榜单”,西安排名从2021年的全球第35位跃升至2022年的第29位。

二是科技型企业数量爆发式增长。从“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个方面加强市场主体培育,加大科技企业扶持力度。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预计突破9700家,同比2021年(7140家)增长超过35%;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超过12000家,同比2021年(8595家)增长39.62%。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24家,同比增长38%。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1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49户。累计培育认定西安硬科技企业之星100家,2022年新增瞪羚企业178家。

三是研发投入持续加强。近年来,西安市全社会研发(R&D)经费投入保持稳步增长,2021年达到553.67亿元,比上年增加47.61亿元,增长9.41%,占全省R&D经费总额(700.62亿元)的79.03%。R&D经费投入强度为5.18%,较上年增长了0.1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为2.44%),位列副省级城市第2位。2021年,西安市企业R&D经费投入252.96亿元,较上年增加33.82亿元,同比增长15%,占全部R&D经费的45.69%,企业占比逐步提高。

(三)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

一是“一院一所一校”模式成功推广。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通过“科研、中试、产业”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转化组建高新技术公司41家(上市公司及新三板7家)、研究所和中心14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6个(国家级16个、省级40个),已建设形成我国稀有金属领域最大的产业集群。西安光机所秉持“拆除围墙、开放办所”创新理念,通过“人才+技术+服务+资本”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及服务模式,已累计投资孵化企业394家,总市值超过1000亿元,其中在西安市企业超过200家,一家上市科创板。西北工业大学聚焦解决高校科研领域普遍存在的“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等问题,积极开展“三项改革”试点,采用“学校+研发团队+民营企业混合持股”合力转化成果的新模式,累计转化孵化铂力特、华秦科技、鑫垚陶瓷等57家拥有核心技术的高科技公司,有2家上市科创板。

二是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截至目前,累计培育初级技术经理人958人,中级技术经理人110人,评审创新工程师初级218人,中级83人。积极开展科技经纪人引育工程,总窗口新增培育科技经纪人63人,累计达到103人。持续扩大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新增录入大型仪器设备494台/套,累计收集共享仪器设备15546余台/套。2022年,全市共开展秦创原项目路演等产学研金协同对接活动138场,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项目574个。

三是军民融合体系加快构建。打造军民两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秦创原(国防工业)创新促进中心正在启动运营,通过设立成果转化公司,构建“高校+军工+民企”示范样板。目前已成功举办首期科技经纪人定向培训活动,成功签约10个成果转化类项目。8月30日,国家先进技术创新示范基地(西安)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大会上共签约4组机制创新类项目和30个成果转化类项目。

(四)推进创新改革实践探索

一是协调推进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统筹八部门联合印发《深化科技成果“三项改革”若干措施》,揭榜“高校和科研院所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试点” “科研机构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改革”“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等三项国家授权任务。西安交通大学等70余所高校已制定管理办法,对职务科技成果类无形资产的使用、调剂和处置问题进行了单列管理,对科技成果转化职称序列进行了单列单设,对相关横向课题经费出台管理办法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二是创新开展专利申请前评估。4月22日,省知识产权局、市科技局、市知识产权局共同在科技大市场启动上线秦创原(西安)专利申请前评估公共服务平台。前评估体系将高校院所专利依次评定为A:重点关注、B:建议申请、C:建议谨慎申请和D:不建设申请四类,目前已累计完成评估5466件,(其中A、B、C、D类专利分别为:811、3556、913和186件)。专利申请前评估工作进一步提升了专利质量和申请成功比例,该项创新探索成功入选教育部典型经验。

三是全国首创技术交易信用贷。除了开展常规科技金融贷款外,为解决科技企业轻资产属性存在的贷款难问题,我们在全国首创开展技术交易信用贷融资服务。此项金融产品是目前我市企业申报条件最低、获得信贷利息负担最轻的信贷产品。截至目前,技术交易信用贷共签约4家驻市银行(浦发银行、中国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帮助企业贷款65家次,累计贷款额为2.8亿元。

(五)深化科技金融有机结合

一是全市创投基金体系更加完备。组建“丝路创投基金联盟”、红杉资本、IDG、深创投、君联资本等一大批国内外顶级投资机构相继落地西安。成立创新投资基金,首期出资到位26.5亿元,已完成33支子基金的投资决策工作,申请创新基金出资56.42亿元,合作规模达到224.85亿元(较市级财政首期出资放大14倍),计划投资科创类项目697个,预计带动项目总投资1972亿元。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西安)子基金累计投资支持培育了莱特光电、拓尔微电子、赛隆金属等一批优质企业,内部收益率超过50%;大西安产业基金科技基金群共出资设立子基金11支,子基金总规模达到75.9亿元;西安高新区产业引导基金参与设立投资子基金11只,子基金总规模111.34亿元;西咸新区形成17支基金,规模约100亿元。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70余家私募股权、创业投资机构,管理资金规模超过1000亿元。

二是科技贷款助推企业发展壮大。我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大力鼓励和引导银行、保险、创投等多元化社会资本支持科技企业发展。成功设立全国首家硬科技支行(浦发银行),并揭牌开业。先后推出了无形资产质押贷款、科技保证保险贷款等科技金融政策产品,累计发放贷款贴息、担保补助和风险补偿34279万元,实现财政资金放大65倍。2022年,科技金融服务企业725家次,贷款额超过33.6亿元,支持了包括天美生物、华秦科技、欣创电子、星展测控等一批上市和上市后备企业。

三是科技企业上市步伐加快。全市抢抓国家资本市场改革机遇,从“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破题,科技型企业上市速度加快。2022年,全市共有11家企业通过发审会,10家为科技型企业,还有6家处于证监会和交易所审核阶段,10家正在陕西证监局辅导。在新增数量取得突破的同时,全市上市公司质量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全市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1.31万亿,千亿市值以上企业3家,百亿市值以上企业达到18家。

(六)优化完善创新生态环境

一是人才创业环境持续优化。抢抓国家“3+N”人才平台建设机遇,在西部科技创新港选址建设西安国际人才港,高标准建设集人才展示、创新街区、人才服务、开放休闲为一体的地标式国际人才街区。建设“西安青年人才驿站”,平台上线以来入站大学生2万余人,“就业奖”申请人数超过6700人,人才驿站乐业补贴申请人数超过12000人,发放补贴3000余万元。5亿元西安市人才发展基金成功设立。组建西安人才集团,以市场化方式提供全链条高端人才支撑。实施“新锐西商”青年企业家扶持计划,培养选树首批领军型和新锐型青年企业家79名。

二是举办秦创原系列峰会活动。相继举办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全球创投峰会、西安国际创业大赛、中国(西安)创新挑战赛等重大赛事峰会。硬科技大会开幕式上,华秦特种材料、西安科学园等7个重大项目签约,合同总额达到202亿元;全球创投峰会发布了西安未来之星TOP100、十佳投资机构等榜单,市政府与北交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研发投入奖补等各类政策培训会80余场次,举办“科创西安”系列活动50场。“科创西安”城市品牌持续得到强化,全市共有5家单位成功入选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名单。

三是持续深化民生科技。举办科技活动周系列科普惠民活动和首届西安市科普讲解大赛,稳步推进西安科技馆建设,目前已进入馆内展示、陈列设计布置阶段。实施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探索建立镇街科技特派员工作联络站100个,选派市区两级科技特派员463人,开展各类技术服务活动3000余场次。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今年,我们将围绕打造新动能强劲的国家创新名城,通过“建平台、育主体、强转化、促融合”,重点做好四项工作。

一是聚力建设西安科创“双中心”。 召开专家研讨会,高标准制定“双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地基授时系统、阿秒光源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落地。推进“双中心”“一核两翼”和“一核一圈一带”规划布局,打造硬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衍生地和顶尖人才首选地。

二是加强科技交流合作。赴国内外发达城市开展政策推介、人才招引活动,全年引进各类高端人才300名。

三是深入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组织各类常态化产学研对接活动100场以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00项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3万家等。

四是强化城市科创品牌。持续加大对秦创原建设的宣传力度,办好西安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全球创投峰会、“双中心”建设启动大会等活动,持续深化扩展“秦创原+硬科技”城市品牌。

西安市科学技术局

2023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