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对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498号提案的复函

类别:A
西安市科学技术局
市科函〔2023〕39 号

西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

对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498号提案的复函

施韶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设立大科学装置专项科技计划的建议》(第498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我市科技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尤其是针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建言献策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

今年年初,西安市成功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双中心”),成为继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后第四个获批建设“双中心”的城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叫大科学装置)在解决重点领域和战略产品“卡脖子”问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动解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引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是我市“双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评价指标,大科学装置既是支撑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前置条件(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需要至少3个大科学装置),也是建设陕西实验室的重要支撑条件。

一、西安市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目前,西安市共5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其中,已建成1个(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承担的“长短波授时中心”);在建2个(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承担的“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空军军医大学承担的“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正申请立项2个中科院西安光机所承担的“先进阿秒光源”(西安部分)和西安交通大学承担的“电磁驱动聚变大科学装置-Z箍缩科学实验装置”项目。

(一)长短波授时中心

始建于1966年,1970年建成BPM短波授时系统,可提供覆盖全球的毫秒级精度授时;1983年建成BPL长波授时系统,达到微秒级精度授时;1988年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管理(国内首个)。2009年完成现代化改造,授时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未来,长短波授时系统的国家时间基准(目前位于西安临潼)和远程监测运控系统(目前位于陕西蒲城,部分需升级改造)将整体进入西安科学园,与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的科学运控中心并址运行。

(二)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

位于高新区西安科学园,占地约55.8亩,总投资约16.73亿元,已全面实施建设。工艺方面,完成项目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关键核心工艺设备进入研制阶段;土建方面,西安运控中心已开始基础施工,2023年底进入工艺设备安装,计划2024年底初步具备功能,2026年建成。

(三)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

位于西安市灞桥区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内,纺园六路以南、纺园八路以北、灞柳一路以东、灞柳二路以西,占地约59.85亩,总投资81440万元,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现已完成施工图设计,预计今年8月开工建设,计划2025年12月建成并试运行。

(四)“先进阿秒光源”(西安部分)

位于高新区西安科学园,占地约78亩。已纳入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拟采用“双法人、两地建设”方案,由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和中科院物理所负责,在西安和东莞两市分别建设,项目总投资24亿元,其中西安部分9亿元。该项目有望成为在西安落地的第三个大科学装置,现已完成前期手续,正等待国家发改委可研评审。建设期为自开工之日起5年。

(五)“电磁驱动聚变大科学装置-Z箍缩科学实验装置”项目

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创新港E板块,占地60余亩。已列入国家“十四五”专项规划,项目承担单位西安交大现已完成项目前期手续,正等待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绵阳九院)手续完成后报国家可研立项。建设期为自开工之日起5年。

二、西安市工作开展情况

(一)成立工作专班,牵头引领推进

为了有效推进各项目建设进展,专门成立推进项目工作专班,由分管科技工作副市长任专班班长,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高新区管委会、西城发公司等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定期召开专题会和工作例会,通报工作推进情况,研究解决相关问题。

(二)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对上汇报和实地调研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别带队赴科技部、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等就大科学装置专题汇报工作,争取支持。科技部将支持陕西建设国家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列入部省科技会商机制。市科技局主要负责同志多次赴科技部,向王志刚部长及相关司、处,汇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事项,科技部表示将配合国家发改委支持西安相关工作开展。同时,市科技局与省科技厅建立了常态化沟通机制,就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进行充分对接,省科技厅在谋划“十四五”科技创新工作时,将加快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国家分子医学转化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若干国家大科学装置建设,支持西安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作为重要任务予以部署。

各级领导多次赴高新区科学园、西安光机所、西安交通大学、空军军医大学、中科院授时中心等进行调研对接,协调市级有关部门和开发区推动解决项目建设及申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相关细节问题,以市政府文件明确对申报国家大科学装置予以支持。同时,还积极借鉴国内其他创新高地建设大科学装置经验,先后多次赴深圳鹏城实验室等学习调研其在体制机制、创新生态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三)追踪项目进展,加强配套资金支持

按照国家关于大科学装置建设配套资金的有关要求,结合5个大科学装置的具体建设情况,省市通过科技专项、基建投资等多种形式给予项目在预研经费、实体建设上支持近1亿元。后续,我们将紧密跟踪在建、预研、培育项目的进展,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积极落实配套资金,以实际行动推动大科学装置建成。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您在提案中的五条具体建议对于我们下一步开展好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高度也有深度,涉及内容全面,可操作性强。下一步,我们将以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服务西安实体经济发展为目标,聚焦我市重点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统筹配置科技资源,加大研发攻关力度,不断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同时,结合实际工作,充分消化吸收您的建议,形成以下工作思路和计划安排:

(一)加快推进项目审批和建设

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进行前瞻部署和系统布局,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一是对于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分子转化医学两个在建项目,继续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协调高新区、灞桥区尽快落实两个项目用地、配套设施等建设条件。配合空军军医大学抓紧修改完善转化医学项目施工图设计,尽快完成审批手续并开工建设。二是对于先进阿秒激光、电磁驱动聚变两个待立项项目,指导项目承担单位及所在园区加快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逐一协调落实规划、土地、环评等相关建设支撑条件,按照国家要求尽快上报项目审批材料,协调配合省级有关部门,力争早日报国家发改委进行可研立项审批。

(二)积极落实我市配套资金

根据各项目进展情况采取针对性支持:对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项目,我们将按程序尽快拨付剩余尾款。对国家分子医学转化中心项目,将按国家要求拟于项目开工建设后支持项目基建和科研资金。对先进阿秒激光、电磁驱动聚变两个项目待国家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后,根据确定的总投资和国拨资金,提出地方政府配套资金筹措意见,报省政府专题研究确定,初步考虑由省、市、区及项目单位等多方共同筹措解决。

(三)积极培育新项目,打造我市大科学装置集群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科技创新在战略发展层面的整体布局,也是一个城市占居创新高地的重要战略支撑。2021年2月25日,科技部印发《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实施意见》在“支持西安全国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建设”中提出“优先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我市《2023年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推进方案》中也明确提出“争取更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西安”和“加快创建西安综合性科学中心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因此,我们要积极争取新一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我市布局,相关任务列入国家支持陕西及西安重大项目清单、部省科技会商机制和西安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支持“逐日工程”、空天地海无人系统综合实验测试、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设施等项目预研,形成未来我市大科学装置战略梯队,依托设施集群化发展,推进西安“双中心”、国家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建设,提升我市创新高地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四)推进大科学装置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等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联合组建重点实验室、研发平台、创新联合体等,牵头承担或参与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加强制约我市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孵化一批科技型企业,加快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助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五)通过设施平台引才聚才,推动高水平创新合作的新高地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有很强的外部辐射效应,不仅能显著提升所在区域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而且有利于提升所在区域的人才环境和形象,吸引大批高端人才和企业,持续支撑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我们要抓住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集聚和培养一大批懂科学、懂技术、懂工程、懂管理的领军科技人才,依托设施吸引大批高水平国内外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合作。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下一步,西安市将抢抓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国家中心城市和“双中心”建设机遇,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中国-中亚峰会前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嘱托“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竞争前沿,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攻克更多关键核心技术,打造更多‘国之重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建好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努力打造国家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基地。”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篇章贡献西安力量。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也希望您继续关注和支持,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西安市科学技术局

2023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