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对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116号提案的复函

类别:A
西安市科学技术局
市科函〔2023〕29 号

西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

对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116号提案的复函

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发展的建议》(第116号)收悉,感谢贵单位对我市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的宝贵意见。经认真研究,结合工作职能,对该建议答复如下:

一、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现状

政策体系建设方面。市科技局以秦创原三年实施方案为总纲,先后出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人才培养、金融支持等各类政策措施,如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的若干措施、“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认定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基地)管理办法等。2022年对《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政策包》进行修订,共收录8方面共计54条政策。目前市级层面、各区县、开发区共有各类秦创原政策50余份,全市秦创原建设“1+N”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创新环境方面。两年多来,全市共开展秦创原产学研金协同对接活动300余场,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项目800多个,累计完成高校专利申请前评估7800余件。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881.30亿元,居副省级城市第一。全国首创开展技术交易信用贷融资服务,解决科技企业轻资产属性存在的贷款难问题。我市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榜单,成为西北地区唯一入选城市。2022年底我市获批成为全国第四个“双中心”,是国家层面对西安科技创新工作的最高褒奖和肯定。

产业创新方面。累计建设沣东立体联动孵化器等“三器”示范平台101个,建成22个市级创新联合体、11个共性技术研发平台、32个新型研发机构。陶瓷基复合材料、三一西部智能制造中心等重点项目相继落地。开展硬科技攻关“揭榜挂帅”,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西安思摩威新材料实现柔性封装胶“卡脖子”技术突破,西北工业大学翼身融合大型客机缩比试验机试飞成功,隆基绿能硅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6.81%。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553亿元,同比增长9.41%;研发投入强度达到5.18%,居副省级城市第二。

“一总两带多园区”建设方面。秦创原•上市企业园、航空产业两链融合示范区、先进计算科技园等一批科创平台和产业园区加快布局建设。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稀有金属材料创新中心获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有序推进国家阿秒光源、分子医学转化中心等大科学装置建设,国家超算(西安)中心建成投运。空天动力研究院成为陕西省建设国家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并成功入选全国首批10家未来产业科技园。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正式授牌并启动。强化创新平台赋能,截至目前,重组新建全国重点实验室18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74家,累计建设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4家。

校地企合作方面。“一院一所一校”模式不断开花结果,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通过成果转化累计组建高新技术企业41家,建设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6个,已形成我国稀有金属领域最大的产业集群。西安光机所累计投资孵化企业400余家,其中一半以上落户在西安。西北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 “三项改革”试点孵化了铂力特、华秦科技、鑫垚陶瓷等57家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加大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人才支持力度,不断壮大技术经理人(科技经纪人)队伍和“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精准培养所需专业技术人才。持续推进“千人百企”工程,每年择优引导支持千名科技人员服务百家企业需求合作项目。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打造新动能强劲的国家创新名城和“双中心”建设,重点做好几项工作:

一是筹划启动“双中心”建设。做好前期筹备工作,召开专家研讨会,高标准制定“双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地基授时系统、阿秒光源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落地。推进“双中心”“一核两翼”(丝路科学城、中国西部创新港和长安大学城)规划布局,打造硬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衍生地和顶尖人才首选地。

二是扎实推进秦创原平台专项。进一步完善秦创原重大建设项目库、平台库,对市级重大项目按照“一事一议”原则给予定向支持。围绕全市19条重点产业链,设立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专项,重点支持全市支柱企业解决一批“卡脖子”技术。打造一批两链融合“促进器”示范基地,布局一批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平台。建设10个协同创新基地。

三是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贯彻落实《陕西省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十条措施》,不断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集中推进西咸新区“先使用后付费”“权益让渡”等5项试点任务。复制推广“一院一所一校”模式,支持驻市高校建设优秀大学科技园,加快推进空天动力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壮大技术转移人才队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00项以上,新增专利预审评估3000件,组建市级以上“科学家+工程师”队伍150支,培训科技经纪人400人次以上。

四是优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持续推进机制改革,加强金融供给,“一人一策”引进和服务高层次创新人才,打造更多区域承载型、高校孵化型、院所支撑型、企业主导型的孵化载体。开展技术产权资产证券化(票据化)试点工作,做大技术交易信用贷规模,探索建立西安技术产权金融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优化科技企业融资模式,构建更好的营商环境。

五是进一步丰富秦创原政策资源。根据最新形势和发展需要对现有政策进行修订完善,鼓励各区县、西咸新区、各开发区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并充分利用各级政务服务平台及时对社会发布,不断扩大政策覆盖面和影响度。

以上是对《关于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发展的建议》的答复。非常感谢贵单位对我市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我们诚恳希望贵单位今后继续支持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西安市科学技术局

2023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