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34号提案的复函

类别:A
西安市科学技术局
市科函〔2020〕48号

西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34号提案的复函

市民盟:

贵盟提出的《关于加速资源要素实力配置 强化流动经济发展有效支撑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0年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指导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他特别讲到:“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科技、金融、产业、人才有机结合,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可以说,这既是对陕西今后如何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指示,也为未来中国经济特别是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对于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的“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我们认为这非常符合当前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更符合西安发展的资源禀赋和实际需求,同时还破解了贵盟提出的企业创新激励欠缺、产业链条较短的问题,与贵盟提出的加快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建议不谋而合。可以说这将为西安的各大支柱产业凝聚起新的巨大发展动能,还将为再创造出更多的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提供指导,以开展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为此,我们重点从以下方面着手抓好学习研究和贯彻落实工作。

一、以龙头制造企业为引领,既要完善产业链,又要部署创新链,提升产业创新发展能力

按照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中提出的“6+5+6+1”的产业发展方向,在六大支柱产业中,一方面要补齐产业链配套短板,围绕一批龙头企业,梳理配套企业,引培共举,大力提高本地配套率。另一方面要全力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一是梳理产业链上的创新资源,包括平台、研发机构、领军人才。二是通过研发投入补贴、技术攻关计划、创新平台建设等手段引导链上每个企业加强自主创新。三是鼓励企业积极引入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5G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或与拥有这些新型技术的企业合作,紧扣生产过程,优化智能控制、人机交互、智能感知、智能分析、供应链管理智能化等环节,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四是推动产业链上公共协同创新平台和协同创新机制建设,特别是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超级计算平台、技术测试平台、中试基地等企业不愿投入的产业链基础和公共研发设施,加大政府投入。五是建立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和高效配置机制。

具体实施路径为,围绕每一个支柱产业链,聚焦一批龙头企业,完善一批配套企业,配置一批研发机构,搭建一批联盟和协同创新平台,配置一批人才团队,攻克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形成一种合作机制,设立一批产业(企业)服务中心(或服务专班)。

如在先进制造业中,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这次来陕视察过的陕汽控股集团公司为例,来说明如何落实以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陕汽集团位列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122位,中国企业500强第276位。其业务涵盖整车、专用车、零部件和后市场四大板块。2019年其西安生产基地的营业收入达543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其配套企业总计400多家,但其省内配套率大约在45%左右,说明其产业链在本地配套率较低,促进本地配套的空间很大。另外,陕汽集团在智能制造方面、汽车的智能化水平、后市场应用方面还存在欠缺,有着提升发展的空间。需要将人机交互、智能感知、智能分析和智能检测等新技术采用、引入和吸收到全过程或各个环节中。因此,市科技局从增加和配置科技要素方面,配合市工信局、经开区管委会等,开展如下工作,推进产业链的壮大和培育创新链的形成。

1. 首先从西安市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中,选择可配套的汽车产品的各类企业。同时,筛选出与生产汽车产品有关的物联网企业、人工智能企业、工业互联网企业、新能源节能技术企业,大数据与云计算企业以及维修服务企业名单,按行业类型分批次组织安排与陕汽集团的互动考察和商务洽谈。一是促进配套企业配套能力的提升,二是让陕汽寻找更多的升级改造内容和相互合作领域。政府搭台并致力于建立链条企业长期合作的良好机制,使得各种创新资源得到有效激励。

2. 在西安的高校院所中,寻找发现与汽车产业相关的技术研发机构,组织与陕汽集团对接合作,鼓励高校院所与陕汽共建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力求将高校院所研究的最新成果应用到陕汽集团的创新合作中,使其成果得到有效的转化,完善陕汽集团的创新链部署。支持陕汽牵头成立协同创新组织,加大对汽车产业基础研发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投入。

3. 从智力引进方面予以支持。市科技局(外国专家局)从外国专家资源配置、国家和地方外专资金配套方面予以支持。

4. 培养汽车领域的专业技术经理人队伍。注重发挥汽车领域及关联领域的技术经理人作用,促进“校企合作、企企合作”。设立汽车产业国内外人才专家库,支持其服务企业的核心技术攻关等创新需求。

5. 推进成立西安市商用汽车联盟,将上述的关联企业和高校院所研究机构吸纳入联盟中,充实扩大联盟内成员企业,加强协作与交流,搭建公共协同创新平台,攻克共性关键技术,形成创新共同体和利益共享共同体。把西安科技大市场作为陕汽联接各企业、院所的一个平台,加强交流合作,对外宣传方面予以协助。

二、从龙头研发机构创新成果中,既要发现创新链,又要推动新技术应用,催生培育并拉长更多新兴产业链

以当前最领先的科学技术,特别是自主可控技术作为重点,扩大关联社会实践和生产领域的应用,能够形成一批创新链条,形成大量应用,产生更大的市场空间。这些龙头机构包括招商引入的知名高科技企业的研发机构,也可以是西安乃至全国的知名高校院所的重大研发成果和项目,或者西安本地的高科技企业。政府既要鼓励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优化生态,提供创新链聚集的环境,又要对新技术新产品提供应用场景,支持示范应用和推广。这方面最值得举出的案例就是华为的鲲鹏计算产业链,其生态体系庞大,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华为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的最新排序是61位,在ICT领域是世界知名的供应商。在积极应对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战略中,华为公司提早布局,注重研发具有自主可控的鲲鹏处理器,初步形成了鲲鹏计算产业体系。可以说鲲鹏计算产业是基于鲲鹏处理器构建的全生态体系:包括IT基础设施、鲲鹏PC、鲲鹏服务器、存储、操作系统、中间件、虚拟化、人工智能、数据库、云服务、行业应用、人才培养以及咨询管理服务等。

华为作为鲲鹏计算产业的主导成员,聚焦于发展华为“鲲鹏+昇腾”双引擎芯片族,通过“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合作伙伴”来推动计算产业的发展。今年1月初,华为正式发布了完全自主设计的“业内性能最高”的ARM架构服务器处理器“鲲鹏920”。可以说这是一个新的里程碑,鲲鹏计算产业目前已经有超过150家厂家参与。截至目前,华为与产业伙伴联合成立了15个鲲鹏生态创新中心,与600多家的ISV(独立软件开发商)伙伴推出了超过1500个通过鲲鹏技术认证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金融、政府与公共事业、运营商、能源等行业。华为公司近三年在陕西的采购软硬件及服务的总金额分别是:2017年57亿元,2018年68亿元,2019年70多亿元。但随着鲲鹏生态体系的建立,这个采购金额会数倍或数十倍的增加,因此西安通过与华为合作,必将在鲲鹏计算产业国产化转型升级中占得先机,预计2020–2022年市场整体将大规模增长。

华为公司希望市政府提供关联企业名单,主要包括国产软件(PK体系)、操作系统、硬件组装伙伴、芯片及元器件类供应企业等,由他们逐一分析筛选,并最后予以认证或确认,成为合作伙伴。

由此可以说,华为既作为知名研发机构,创造出了一个新的可替代国外技术与产品的产业生态链,即创新链。又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了一个完全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产业链。推动以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同时,还要注重构建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的双向体系。具体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大力推进:

1. 根据华为提出生态伙伴企业的需求,西安市政府予以协调提供并做好服务。除了目前已经在高新区经过筛选的企业以外,在西安市全域范围内介绍并协助寻找相关企业,范围包括软件开发、数据库类、操作系统、硬件组装伙伴、芯片及元器件类供应企业等,待华为公司筛选确定合作关系。

2. 西安市政府对信创(信息化应用创新)软件供应商予以引导,积极与华为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对接,获得华为公司认证,成为共同发展的伙伴关系。西安市政府制定相应政策支持获得认证企业,要求其它开发区和区县参照高新区予以同等标准或最大力度支持。

3. 要求产业链上的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现跨界融合,以高标准、高质量布局新的创新链产生。将拥有5G、人工智能、超级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技术的相关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和技术需求巧妙整合到产业链中。

4. 对高校研究院所中适配的研究开放平台予以支持。

5. 培育大批信息计算领域的技术经理人。充分发挥技术经理人的作用向两头(高校院所和企业)寻找对接,做到共同发力,方向一致,在各个产业环节上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协同配合,促成更多的成果转化与应用。

6. 鼓励鲲鹏生态体系的西安伙伴企业与华为公司一起参与西安的各种场景社会实验。

7. 西安市协助开展相关生态体系构建方面的新闻宣传报道,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加速融合。

总之,在西安的六大支柱产业中,我们可以寻找出一批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围绕其产业链,针对其薄弱环节和短板,为其部署创新链,如在信息技术产业中选择陕西电子信息集团;在汽车产业中选择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开沃汽车;航空航天产业领域:西飞、西航、远东、庆安公司、以及航天四院、五院、六院;高端装备领域:西电集团、陕鼓集团、法士特集团;新材料产业领域:西部超导、西部材料;新能源产业领域:隆基硅;生物医药产业领域:选择幸福制药、陕药集团等。

在创新链端,我们可以重点寻找出一批研发机构中趋于成熟的创新链,围绕这些创新链布局相应的产业链。知名研发机构中,有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安光机所、中兴通讯研发中心、西安交大、西工大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内的相关研究所,航天四院、五院、六院的西安分院等等。

另外,围绕“双链”双向布局,我们还要创新政府引导产业发展、服务企业以及培育、引入创新主体的体制机制,强化市场化配置创新资源的体制机制,利用西安优势,探索西安经验。

三、充分利用西安丰富的科教资源,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化标准的机构平台

建立校地融合的协同创新政策激励体系,建立健全市、区县(开发区)、高校院所、专业机构“四位一体”的工作推进机制。支持建设一批特色专业园区,发展壮大一批产学研金融合示范企业,一批成果转化新型平台(机构),建成一批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示范基地和示范高校院所,推动各类主体协同创新,促进校地企协同发展。

1. 培育技术转移专业化骨干队伍。依托西安科技大市场加强专业技术经理人建设,培养高校院所、社会中介、企业等三类技术转移人才队伍。每年依据服务绩效给予最高300万元支持。引进培育高校院所技术转移人才,提供科技成果、授权专利、技术需求等信息发布,融资并购、公开挂牌、竞价拍卖、咨询辅导等专业化服务。以市场化方式引进专业化、高层次人才,提升高校院所技术转移办公室在成果转让、许可、作价入股,股权设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对首次获评国家、陕西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市级机构,分别给予一次性15万元、10万元奖励。每年安排300万元对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依工作成效给予相应工作补助。

2. 成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区县、开发区围绕区域产业特色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形成一个龙头企业、一家科技产业园区、一批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一批专业化高水平科技服务机构、一批科技型企业等“五个一”共同参与的协同创新机制,提升区域特色产业综合竞争力和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推动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支持现有大学科技园承接、孵化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项目。鼓励地方科技型企业与高校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联合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推广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模式,支持区县、开发区积极参与高校院所利用现有校区资源,打造培育基地、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四级业态,以共建共管共享模式建设环大学知识经济圈。

3. 开展“校企双进”交流。支持区县、开发区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完善公共服务等举措推进校院企地发展共同体建设。大力开展“高校院所人才服务企业工程”,每年支持1000名科技人员为驻市企业解决具体技术难题。鼓励区县、开发区组织“科学家进园区”活动,有针对性地邀请高校院所科技人员走进辖区企业,实现精准对接,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鼓励企业吸纳本地高校科技成果进行转化,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0%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进行补助。支持高校院所大型仪器设备向企业开放共享。鼓励与企业联合建设以应用为导向的研发中心,鼓励企业家到高校担任客座教授,开展以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为目标开展“企业家进校园”活动。对全市层面的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以及“校企双进”等活动,给予每场最高50万元补助,对区县专场活动及依托专业机构举办的对接活动,择优给予每场10—30万元补助。

4. 支持高校学科产业结合发展。支持驻市高校院所在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医药等六大支柱产业领域及人工智能、5G技术、增材制造、机器人、大数据与云计算等五大新兴产业领域建设优势学科集群;鼓励驻市高校院所与地方骨干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联合共建特色专业学科、教学实践基地,共同推动产业人才培养;鼓励地方科技型企业与高校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联合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建立国内一流的产学研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5. 建立校市区联合育才招才、留才留智机制。大力培育科技创新领军团队,对获得国家、陕西省科技奖励的人才团队,给予最高150万元奖励。重视青年后备人才培养,支持35岁以下高校院所青年科技人才,瞄准前沿领域自选课题开展创新研究。结合高校发展和西安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引进具备高水平研究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海内外高端人才,支持本地培育的各类优质人才在西安创新创业。建立校市高层次人才双向交流渠道,鼓励市区部门和高校院所人才双向挂职锻炼。建立校市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培养一批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青年人才;支持驻市高校院所申报国家及省市各级人才计划项目,拓宽高层次人才提升发展渠道。

6. 注重发掘高校院所校友资源。充分发挥“西安校友校地合作创新发展联盟”作用,依托驻市高校校友会资源,利用校庆等时机,有针对性的加大对校友企业、研发组织、科研团队等的招引力度。对校友进一步讲好母校故事,彰显“第二故乡”情怀,激发荣誉感和归属感,引导知名校友携带技术、资金、项目、人才、企业团组回归西安,扎根发展。鼓励区县、开发区主动和高校院所对接,举办有针对性的招引活动,引进符合产业优势和特色的高端人才和团队,进一步缩短项目落地时间,实现校地合作共赢。

西安市科学技术局

2020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