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对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229号建议的复函

类别:A
西安市科学技术局
市科函〔2023〕25 号

西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

对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229号建议的复函

胡亚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发挥秦创原平台效益促进科技创新的建议(第0229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全面提升我省科技成果转化水平,2021年3月30日省委、省政府正式启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以下简称秦创原)建设工作,提出要聚焦建设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和两链融合“促进器”三大目标,充分调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以加速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为主线,以项目和平台为抓手,以人才建设和机制创新为突破,以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为保障,加强创新资源开放集聚和优化配置,力争将秦创原打造成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总源头和总平台。

两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指导和推动下,西安在当好全省秦创原建设的排头兵、样板区、动力源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创新主体大幅增长。 2022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2263家、同比增长超过42%,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431家、同比增长46%,新增上市企业12家,其中10家为科技型企业。二是创新平台加快布局。 截至目前,西安累计重组新建全国重点实验室1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 174 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4家,市级“三器”示范平台101个。 新建市级创新联合体22个、共性技术研发平台11个、新型研发机构32个。三是创新活力充分激活。累计开展秦创原项目路演等产学研金协同对接活动300余场,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项目800多个,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881.30亿元,居副省级城市第一。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553亿元,同比增长9.41%;研发投入强度达到5.18%,居副省级城市第二。四是创新配套不断完善。当前全市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4个,国家备案众创空间78个,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300多个。引入40亿元规模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促成了10亿元的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唐兴科创基金落地。2022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新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西安由2021年全球第33位跃升至 2022年全球第22位,居中国上榜集群第7位。《自然》杂志发布“全球科研城市100强榜单”,西安排名由2021年全球第35位跃升至2022年全球第29位。2022年12月29日,我市获批成为全国第四个“双中心”,是国家层面对西安科技创新工作的最高褒奖和肯定。

在西安秦创原基础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下一步我们将聚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问题。您提出的关于“在充分发挥秦创原平台作用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建立项目分红、岗位分红、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攻关和成果转化动力,发挥科技创新第一动力作用,促进西安市经济高速增长”建议,切中要害,务实管用, 也与省、市正大力推广的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和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三项改革”不谋而合。“三项改革” 的重点就在于激发在地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创新攻关和成果转化动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中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的难题,从操作层面入手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

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 目前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政策红利逐渐显现,高校及科技人员转化科技成果的信心倍增、活力倍涨。 全省75家试点高校院所推进改革实施, 38383项科技成果已单列管理, 3449项成果正在实施转化,其中232个项目已经成立了公司、开张运营;2022年度,184名科研人员及科研管理人员凭借科技成果转化贡献晋升了职称; 53 个项目利用横向结余经费 1795万元出资科技成果转化公司,形成了“技术入股+现金入股”的投资组合。

一、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解决“不敢转”问题

将职务科技成果从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中退出进行单列管理,并不纳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管理考核范围,消除了科技成果转化中对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忧,卸下了科研人员的思想包袱,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转向“货架”。以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为代表的重点高校,全面启动实施学校“三项改革”试点,制定实施细则和办法流程,推动改革举措在学校落地见效。西北工业大学全部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西北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陕西理工大学单列职务科技成果数量超过1000项。 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教师罗剑,在薄膜温度传感器方面积累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经验,希望成立公司,但是担心企业陷入科技成果转化的复杂审批、评估、专利作价不到位等复杂程序中,后续还有国有资产流失风险。实施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后,学校科技园在一个月内为罗剑老师完成了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的评估及相关入股手续,在秦创原注册成立了西安砺芯慧感科技有限公司,年产值预计1500万元,将成为国内第一家量产薄膜铂电阻的企业,现在公司投后估值4000万。

二、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解决“晋升难”问题

推行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改革明确了技术转移人才参与职称评审的两条成长路径和评价标准,鼓励引导教师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名利双收”,大大提升高校老师和专职服务成果转化的科技管理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获得感、成就感和荣誉感。以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为代表的部属高校结合自身特点,重点以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为突破,着力打通校内技术转移人才晋升通道。西安工程大学在职称评审中增加了社会服务类,按照协助转化金额,制定了专职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人员职称评定标准。西安科技大学安全学院中青年教师闫振国, 研发了具有 100%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通风管控平台,在陕煤集团、延长石油、山东能源、中煤等多家单位转化成果、示范应用,合同金额超8000万元,闫振国老师通过“三项改革”成果转化贡献,晋升为副教授职称。

三、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解决“缺钱转”问题

支持科研人员将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以现金出资方式,入股科技型企业,形成“技术入股+现金入股”的投资组合,大大降低了高校老师“真金白银”投入的资金压力,同时与企业和创投机构等捆绑形成真正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一方面,极大调动了科技成果转化各方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科技成果转化注入了资金活水。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高校成立了由科技处、财务处、国资处组成的“三项改革”落实小组,全力推进横向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改革工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教师胡瑞柱,长期致力于水源水质污染控制、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和工业水处理等方面的研究,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胡瑞柱老师在秦创原总窗口注册成立公司,学校实施“三项改革”后,团队将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200万元由学校账户直接入股合作公司,增资后科研团队占比 45.8%。同时,学校还根据成果转化收益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在年终绩效考核中对学院与个人进行加分奖励,形成激励科研人员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长效机制。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采纳您提出的建议,不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贯彻落实《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十条措施》,探索“先使用、后付费”“权益让渡”“先投后股”等创新模式,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持续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支持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一批“三项改革”综合试点单位,以孵化项目、创办企业、催化成长为目标,下放立项权,鼓励高校从操作层面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持续开展系列路演,按照“每周发布”+“月度专场”形式,围绕我市重点产业链补链强链,分类举办产业链专场路演;围绕重点高校院所科技资源供给,开展系列路演活动。探索“以演代评”科技成果评价新模式,不断催生更多科创项目、科创企业。建立完善“一对一”跟踪服务机制,为路演项目提供价值评估、供需对接、资源导入等一站式服务,营造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良好氛围。总结凝练“三项改革”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做法,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探索新路径。

以上是对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发挥秦创原平台效益促进科技创新建议的答复。非常感谢您对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同时希望未来向我们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建议。

西安市科学技术局

2023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