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科学技术局2014年度工作要点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以培育科技企业小巨人为抓手,加速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提升科技创新效能,优化创新发展环境,推动新兴产业创新基地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发展和全社会技术进步。

主要目标是:力争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00亿元;新增经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力争全市技术成果交易额突破500亿元,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30%;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2万件,授权量4000件。

一、培育创新主体,支撑引领产业转型发展

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科技企业,构建产业联盟,推动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支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力争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00亿元。

1.培育科技企业小巨人。实施科技企业小巨人培育计划,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激励、搭建创新平台、提升服务效能,形成分区域、分层次、动态化培养和企业(项目)的市场化评价机制。整合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100家科技企业实施重大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项目,实现企业发展规模和发展质量的双提升,在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领域,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市场占比大的科技企业,打造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围绕着“把我市科技企业做强、科技产业做大、民营科技企业做多、传统企业做新”的思路,力争全市经认定的科技企业小巨人总数超过300家,到2016年实现“千企千亿”的发展目标,带动万家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2.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组织引导,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优势互补、分工明确、成果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开放式合作机制,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以市场为牵引,以产品为纽带,推进企业与高校院所创新合作,支持联盟承接重大科技项目,推进联盟创新发展,加速科技成果商业化运用。力争全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总数达30家,联盟内企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

3.建设新兴产业创新基地。着眼未来,加强新兴产业规划布局,加强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的衔接,在建设高水平产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大院大所大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培育科技企业小巨人、吸引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等方面,探索建立省市区(开发区、产业基地)重大创新工作联动机制。重点支持经开区建设特种金属与复合材料产业基地、航天基地建设卫星应用及数据服务产业基地、渭北工业区建设阎良国家级创新产业集群,使创新基地成为高端产业技术的孵化区、创新人才和企业的聚集区。

4.深化科技金融结合。创新科技金融政策,积极嫁接企业与资本结合渠道,激励金融资本服务企业创新,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拓展科技信贷合作范围和领域,开展科技保险、科技信托投资等科技金融业务,加强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试点工作。设立科技创业种子投资引导基金,完善科技金融合作服务平台功能,做好融资服务工作,鼓励科技企业通过新三板,实现多渠道股权融资。力争科技金融结合试点惠及300家轻资产科技企业,科技信贷余额15亿元。

二、发展技术市场,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进一步发挥市场导向作用,探索技术转移新模式,建立成果转化新机制,促进技术成果就地转移转化。力争全市技术成果交易额突破500亿元,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达到30%。

5.加快技术成果向企业转移。在10个重点领域,联合重点企业设立1亿元的技术转移领域专题资金,围绕重大工程建设、重点产品、成套设备开发、工程技术服务,组织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实施“高校院所人才服务企业工程”,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对接机制,组织千名科技人才,重点解决10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技术需求。抓住央企进陕落户西安的契机,支持大院大所大企业成果转化基地建设。

6.提升科技大市场服务效能。完善促进技术交易和设备共享的政策措施,以西安科技大市场为核心,健全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拓展服务功能。重点建立技术转移经纪服务联盟,加快推动技术转移转化服务市场化进程。完善基础支撑平台,建设科技成果、分析检测服务、科技投融资、生产配套与供应等科技资源大数据中心。按照“平台+服务”模式,以市场机制,聚集专业服务机构,实现电子商务线上线下业务融合,促进要素资源的高效配置。扩大科技开放合作,积极探索丝绸之路经济带技术扩散转移新机制。

三、强化专利运用保护,提升创新效率

围绕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积极探索我市知识产权服务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构建适应产业转型发展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7.鼓励和支持企业专利创造。推进专利由数量扩张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提升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重点支持企业发明专利的创造。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2万件,授权量4000件。

8.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运用能力。积极推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工作,通过贯标,帮助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力争50家企业通过第三方认证。

9. 推进企业专利信息分析利用。帮助企业开展专利信息分析,选择100家企业开展试点,帮助企业系统搜集竞争技术信息,指导研发、生产,提高研发效率,规避创新风险。积极推进重大科技项目、重大涉外经济活动的专利审查,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

10.加强专利执法和知识产权维权工作。加强专利执法队伍建设,联合开展知识产权执法,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加大企业维权培训力度,指导被侵权企业选择维权策略,制定维权工作方案,援助企业维权,为企业开拓市场保驾护航。

四、实施创新引导,建设国家试点示范城市

大力推进国家和省级试点示范,探索工作新机制、新举措,促进科技大统筹大发展,实现区域创新驱动发展。

11.做好国家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坚持政府推动、社会参与、整体规划、重点突破,制定配套政策,建立运行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构建城市新能源汽车应用相关标准规范体系。以示范应用为抓手,加快产业技术创新和规模发展,努力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与关键零部件制造的产业集群,引导汽车及其配套产业转型升级。

12.推进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按照“政府规划引领、企业投资建设、民众参与共享”的建设运营新模式,建设城市创新家园、智慧园区、智慧旅游、智慧物流等应用服务体系,形成云计算、物联网、卫星导航和集成电路等产业领域的新布局,引领区域产业发展和城市精细化管理。

13.深化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继续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园区建设和示范企业培育。策划一批重大文化科技创新项目,打造文化科技品牌;组织文化科技创新领域重点攻关,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形成一批国内领先的文化产业新业态。

14.加快国家现代服务业创新示范城市建设。以发展科技服务业发展为目标,支持研发设计、文化创意、数字信息服务等领域科技服务企业和机构发展,开拓科技服务新业态。加快中心城区转型发展,重点支持碑林区建设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和雁塔区建设科技创新基地。

五、科技兴农惠民,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会创新发展

围绕城镇化产业创新和社会事业发展需求,积极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区县工业和社会领域科技创新。

15.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服务”组织工作。围绕农业主导产业,组织新技术、新品种研发与引进;支持重大技术集成示范,支持农业科技示范园(基地)、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实施30项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深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和管理机制创新,组织开展农业科技特派员选聘与示范户培育。

16.提升城镇科技产业发展水平。加强市区工作联动,实施重大创新项目,抓好区县工业园的示范带动和科技企业培育,推进新型城镇化科技产业发展,完善城镇化配套产业体系。继续重点支持户县沣京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

17.推进民生科技发展。围绕秦岭北麓生态保护、八水润西安等五项重点工作的关键技术需求,组织产学研协调创新。加大生态环境治理、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先进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加强民生科技项目集成示范,促进西安“两型”社会发展。

六、优化创新环境,提升科技公共服务水平

深化科研管理改革,优化科技公共服务,依法行政,改进作风,保障公平竞争,积极推进创新发展。

18.激励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加强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建设集企业孵化、公共技术服务、投融资、检验检测等一体的创业服务平台和“一站式服务”创业快速通道。重点引进20个国内高端人才、创新团队来我市创新创业。继续实施“科技型企业家培养计划”和“YBC国际青年创业计划”,为创业人员提供导师创业辅导和培训,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全球视野、精通现代管理、崇尚自主创新、善于开拓市场的优秀企业家人才队伍。

19.深化科技管理改革创新。以提升效能为目标,强化项目绩效管理。完善市级科技计划管理流程,规范计划管理,全面实施第三方项目监理验收,加强项目督查和现场复核,强化项目评审、立项、监理和验收工作规范。修订和完善科研资金管理办法,构建公开透明的科研资金管理和项目评价机制,完善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加强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工作。试行科技管理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探索建立地方创新调查和科技报告制度。

20.加强学习型服务机关建设。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重点,抓好政治理论学习落实;完善中心组和干部个人自学制度,落实“读一本好书、推荐一篇好文章、组织一次学习交流”的学习活动;丰富专家辅导和内部交流形式,提高业务理论学习实效。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严格干部管理,强化责任意识,提升服务质量,组织作风纪律和履职情况检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不断提高机关工作效能。进一步活跃文化生活,积极创建市直文明机关。

21.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执行《廉政准则》及《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制定完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扎实做好科技计划项目评审监督、重大项目督查等工作;深入开展作风纪律教育整顿、公务用车专项治理等工作;加强信访举报初核调查,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