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科学技术局2010年度工作要点

2010年科技工作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配置相结合,整合创新资源,加强统筹科技资源配置、统筹城乡科技进步和统筹科技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建设特色鲜明和优势突出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进程。围绕《西安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实施,建立推进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的政策体系。抢抓发展机遇,重点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推进主导产业技术进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强科技“保增长、调结构”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经济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60亿元,技术市场交易额45亿元,专利申请10000件。

一、统筹科技资源配置,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

重点实施产学研合作促进工程,整合创新资源、聚集创新要素、强化创新功能,建设适应市场机制的产学研创新体系。统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军工单位科技资源,建立重大行业共性项目和关键技术联合研发机制,建立军民融合技术自主创新平台。组织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围绕科技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升级和关键技术难题,开展应用研究,推动百项共性技术成果和关键技术的扩散和转移,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抓手,提升产业竞争力。重点推进电力电子、新材料等产业联盟向更深层次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初步建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按照“社会联建、政府资助、有偿使用、开放共享”的模式,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骨干企业,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建设,建立大型仪器设备、软件开发测试、科技资源数据等共享平台。

二、统筹科技产业发展要素,推动科技产业规模发展

继续贯彻“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建立竞争机制和联动机制,集成多渠道资金、多资源要素、多工作概念”的科技计划工作思路,加强与科技产业“两区两基地”协调。做好“十二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进一步明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和重大专项,着重在产业规划布局、产业联盟作用及产业政策落实等方面有所突破;突出解决在新兴产业发展、培育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及产业集群培育等方面的重点问题。

创新科技计划支持方式和组织方式,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围绕区域经济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主动组织策划一批重大项目,重点支持百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项目。加强部门间的横向协调配合,推动建立“点面联动、上下结合、优势互补”的科技产业扶持新格局,以科技资源集聚带动要素资源向企业和产业集聚。通过引入竞争机制,继续加大对通用航空、民用航天、兵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和服务外包等有一定发展基础的专业化产业园区的支持力度。

围绕国家和省市重大项目建设,在中省市科技资源统筹、军民资源互动上探索建立新型合作机制。重点推动西安市“国家半导体照明(LED)应用工程试点示范城市”和“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的试点和申报工作,以试点带应用,以应用促研发,以研发助推产业发展。

三、统筹城乡科技进步,推进县域产业结构调整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部署,组织实施“统筹城乡科技促进行动”,引导科技资源向区县和农村流动。

加强区县科技(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深化市区(县)科技会商工作机制,围绕区县工业科技引导项目实施,加强对省级重点园区的支持力度,联合区县共同支持关联效应大、支撑园区产业升级的重点项目以及区县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的建设。

加强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和集成示范。重点围绕县域农业特色产业,加强农业应用技术研发和农业科技示范体系建设。在大力开展农业科技示范园、重点农业科技示范村镇和科技示范户建设的基础上,加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强化其示范、辐射功能。

积极探索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加强科技特派员团队建设和农技110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培育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依托农村专业合作社等新兴农业经济组织,建设基于信息网络的果蔬产销服务信息平台和农副产品供应链物流管理平台,推动农产品营销网络降低流通成本低、提高运行效率。进一步整合西安优势农业科技资源,加快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扶助初创阶段农业科技小企业的成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动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精神,以增强知识产权创新能力为主线,坚持创造发展与执法保护“两手抓”,力争专利拥有量和质量取得更大的提高;以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为重点,坚持强化管理与运用实施相结合,力争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有突破性的进展;坚持试点工作与推广延伸有序并进,力争形成巩固成果、争创优势的全面发展新格局。

着力提高自主知识产权创造能力。通过专利申请资助、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着力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运用和创造能力,加大专利、品牌、标准工作的推进力度,提升我市知识产权拥有量。

健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保护体系,深入开展重点领域的执法专项行动。强化行政执法协调运作、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建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体系。

五、统筹创新服务资源,构建科技产业服务体系

完善科技投融资服务体系,进一步深化科技金融创新合作,建设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合作平台。建立健全“科技部门推荐、银行独立审贷、政府资金引导”的联合工作机制,拓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创业投资联盟功能,以产业链为纽带,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平台为载体,聚集优质企业和项目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科技企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活动。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鼓励金融机构提高担保放大倍数,引导和支持其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集合贷款、信用贷款、比例担保贷款等金融产品。

整合科技服务资源,加强技术合同交易、知识产权服务和科技企业孵化等科技中介机构建设,构建“功能互补、合作服务、协调推动”的新型服务组织,推进科技服务向服务专业化、功能多元化、组织网络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