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科学技术局2016年度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

一、西安市科学技术局概况

(一)主要职责

西安市科技局(西安市知识产权局)为市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职责是:

1. 贯彻执行科技、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相关战略;推动全面创新改革体系建设,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草案;拟订科技工作、知识产权工作、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有关政策、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2. 负责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项目的申报工作;组织实施市级科技计划,负责科技经费预决算及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制定和发布科技计划指南。

3. 拟订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协调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布局、重大公共技术和服务平台建设;指导促进产业化基地、科技园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孵化器、新型创新创业载体、相关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负责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的科技管理工作;推进全市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工作。

4. 指导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负责管理技术市场、技术交易、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工作;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贯彻执行科技保密管理办法;负责全市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拟订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5. 拟订全市促进科技金融结合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科技金融结合统筹协调,开展多元化投资体系建设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拟定专题基金管理办法,组织实施相关计划项目;指导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建设。

6. 加强农村和农业科技工作,组织拟订科技促进农村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组织和指导农村科技示范、科技扶贫、科技下乡工作;建立健全农村科技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促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建设;承担科技进步考核工作。

7. 研究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指导涉及资源环境、医药卫生、生态保护等社会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方面的科技工作;负责全市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开展科技宣传、科技信息、科技统计、科技保密、科技会展和科普工作。

8. 负责专利技术转化实施;指导和实施知识产权运营;负责全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系建设;开展专利行政执法和维权援助;指导专利中介服务机构业务,建立健全专利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负责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负责统筹协调涉外知识产权事宜。

9. 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2016年度主要工作任务及目标

认真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继续深化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以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建设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重点,建立完善创新改革新机制,深化产学研合作,努力营造有利于创业创新的政策环境。全面完成科技企业小巨人三年行动计划、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工作任务,加快高校院所技术转移转化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深化科技金融结合,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为品质西安建设增加新动能。

年度主要目标:R&D投入占GDP比重超过5.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4%。全市技术市场交易额突破700亿元,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超过30%。全市专利申请量超过7万件,授权量1.8万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4.5%,科技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50亿元,小巨人领军企业总数达到100家,全市众创空间总数超过80家。

1. 加快推进高校院所技术转移转化制度改革。支持10家高校院所在科研人员创新利益保障制度、成果转化利益分配制度、科研人员评价制度等方面开展改革试点。支持试点高校院所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构建有利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总结推广西安光机所、西北有色院科研、中试、产业化“三位一体”经验,提升科研院所产业溢出效应。在电力装备、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石油测井和卫星应用等领域,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依托,设立政府、高校院所和骨干企业合作专项,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开展共性技术、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修订技术交易奖补政策措施,适度扩大市级促进技术交易奖补专项资金扶持范围,对技术输出方给予奖励,对技术吸纳方和中介机构给予补助。力争全年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超过30%。

2. 支持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完善自创区创业孵化与服务体系,加大众创示范街区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引进建设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支持创业投资机构发展,市与开发区联动支持,实施创业投资风险补偿。加强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和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军民融合试点平台建设,着力将自创区打造成为西部地区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及创新资源配置的核心枢纽。

3. 深化科技金融结合。组织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逐步建立承担较高风险、较低收益的非对称收益风险机制,降低科技企业融资门槛及融资成本。壮大创业投资规模,建立完善投资奖励和风险补偿机制,吸引全社会共同建立面向我市重点领域和特色产业的子基金。扩大与区县开发区、金融机构的合作范围,组织联合贴息、投贷联动等先行先试,力争全年为科技企业融资额200亿元。

4. 打造西安科技大市场“互联网+科技服务”的新业态。加快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以及跨区域专业化网络平台建设,打造科技资源大数据中心。完善“1+3”的技术经理人管理体系,形成新型技术经理人高端人才队伍。全力推进科技服务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全年力争实现技术成果交易额超过700亿元,入网仪器设备突破10000台套。

5. 深入实施培育科技企业小巨人三年行动计划。以打造百家领军企业为重点,针对优势产业布局和特色,整合利用市、区县、开发区和区县科技产业园区优势资源,支持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开发“杀手锏”产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引导创新链、资金链向产业聚集,服务企业创新,大幅提升小巨人对产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着力提升曲江文化科技创业城、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西户科技创新园等的内生动力,强化依托科技创新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圆满完成“千企千亿带万家”的发展目标,全市小巨人领军企业总数超过1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4%。

6.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科技服务聚集区,培育科技服务业龙头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向高端发展,聚集形成技术转移、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创业孵化与科技咨询、科技金融五大科技服务业集群,圆满完成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任务,力争科技服务业增加值突破430亿元。及时总结试点经验,提升西安“现代服务业强市”的品牌,提出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举措。

7. 抓好知识产权强市工作。大力提升全市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力争全年专利申请量突破7万件,授权量1.8万件。加快区县、开发区、“双创”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园区的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培育优势示范企业。开展企业创新能力和技术评价,继续抓好行业专利信息分析利用,行业竞争(技术)报告发布等重点工作。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以专利执法和维权援助为重点,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维护市场公平环境。

8.建设良好的双创生态环境。突出西安历史文化、高校院所和军工科技等特色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创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努力营造有利于创业创新的政策环境,在空间改造与使用、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双创人才激励等方面制定普惠性政策措施。进一步畅通种子基金、天使投资、担保贷款、众筹等多种融资渠道,建设配套支持全程化、创新服务个性化、创业辅导专业化的孵化服务体系,降低创业创新成本。

9. 抓好重点众创空间建设。支持高新区众创示范街区以及碑林、曲江、经开、航天、航空等特色众创空间集聚区建设,加快腾讯开放平台、北大科技园、优客工场、洪泰基金等国内外知名众创机构落户建设,在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各个细分领域,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和高校院所建设一批创业与创新、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创新孵化载体。力争到年底众创空间数量突破80家,通过市级认定的超过60家。

10. 加强创业创新服务和文化活动。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重点做好全国双创活动周、全市创业大赛、项目路演及投资,积极开展创业宣讲、名师讲座、论坛研讨等系列活动。倡导创新思维,鼓励良性竞争,加强创业者敬业、诚信、协作、不畏艰难的科技探索精神,加强舆论宣传,浓厚创业创新文化氛围。

11.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服务。

大力开展农业技术创新,培育优秀品牌,推进新品种选育和引进、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互联网+”智慧农业等示范推广,壮大产业,惠民富民。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服务月活动,组织区县主导产业创新示范项目,支持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开展应用服务,培育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及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农业科技特派员选聘和农村科技示范户培育工作。加大对帮扶对象户县曲峪河村的产业扶持,实现整村脱贫。

12. 推进社会生态环境和民生科技创新发展。以科技创新推进社会生态环境的治理改善,大力倡导推广新能源汽车等环保节能技术产品应用,加快社会医疗健康方面的科技创新,支持阎良区智慧城市建设,实施重大科技民生工程。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和地区的科技交流合作,探索建立资源共享、服务联动的工作机制,构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与技术输出城市。

(三)西安科学技术局及所属基层预算单位情况

本部门由西安市科学技术局及下属6个基层预算单位组成,截止2015年12月31日,局机关在职人员56名,离退休人员50人,单位性质为行政机关,经费管理方式为财政拨款,单位资产1063.33万元。6个基层预算单位分别为:

1. 西安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职人员39名,离退休人员40名,单位性质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经费管理方式为财政拨款,单位资产666.86万元;

2. 西安市社会科学院,在职人员41名,离退休人员16名,单位性质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经费管理方式为财政拨款,单位资产295.31万元;

3. 西安地区科技交流中心,在职人员21名,离退休人员16名,单位性质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经费管理方式为财政拨款,单位资产313.71万元;

4. 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中心,在职人员6名,单位性质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经费管理方式为财政拨款,单位资产627.22万元;

5. 西安生产力促进中心,在职人员36名,离退休人员66名,单位性质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经费管理方式为项目管理,单位资产2221.75万元;

6. 西安科技产业发展中心,在职人员11名,离退休人员7名,单位性质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经费管理方式为项目管理,单位资产1702.58万元。

(四)部门预算收支编制的相关依据及填报口径

1、部门预算收支编制的依据

本部门预算收支金额的编制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西安市财政预算管理条例》、《西安市市级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市财发〔2007〕771号)、《西安市市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市财发〔2007〕871号)、西安市财政局《关于下达西安市市本级2016年财政支出预算的通知》(市财发〔2016〕6号)等文件。

2、支出项目填报口径

(1)基本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工资福利支出:指我局开支的在职职工的各类劳动报酬,以及为上述人员缴纳的各类社会保险费等。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指用于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主要包括:单位发放的离退休经费、生活补助、住房公积金等。

——商品和服务支出:指我局在日常工作中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主要包括:办公费、水电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等,不包括项目支出中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2)项目支出:指我局根据职能职责为完成行政工作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

(五)“三公”经费增减变化的原因

2016年“三公经费预算支出27.4万元,比2015年减少11万元,其中:2016年因公出国预算10万元,比2015年增加5万元,主要是科技局本级国际科技交流工作任务增加;2016公务接待费预算5.4万元,比2015年减少1.4万元,主要是科技局本级和社科院预算减少;2016年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预算12万元,比2015年减少14.6万元,主要是公车改革后公务用车减少所致。

二、部门预算报表

表1:2016年部门预算收支总表;

表2:2016年部门预算收入总表;

表3:2016年部门预算支出总表;

表4: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按功能科目分);

表5: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按经济分类科目分);

表6:2016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按功能科目分);

表7:2016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按经济分类科目分);

表8:2016年“三公”经费支出预算表;

表9:2016年政府采购(资产配置、购买服务)预算表

附件:西安市科学技术局2016年度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xls

西安市科学技术局

2016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