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观点 | 王方:以秦创原“三支队伍”建设,构筑全省科技成果转化多通道

为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建立健全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市科技局征集建设了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等多家单位为西安市科技创新智库,主要围绕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科技资源优化统筹、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领域,加强形势研判、战略规划、顶层设计、对策研究、决策评估等,为全市科技创新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和智力支持。创新西安将陆续编发智库专家的相关研究成果,供大家学习交流。【发布内容属学术交流探讨,不代表本局观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王方,管理学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信息化与数字经济软科学研究基地核心成员,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西安市科技创新智库(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智库)成员。

主要从事:决策分析、科技管理等领域问题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Grey Systems: Theory and Application》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及省自然科学基金、省软科学、西安市哲学社科、西安市软科学等10多项研究课题,获2015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2完成人)和陕西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第1完成人)各1项。

为加快推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在陕高校、院所、科技型企业的人才优势,陕西省提出着力打造“科技经纪人”队伍、“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和“新双创”队伍(即秦创原“三支队伍”),实现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及科技服务人员的“同频共振”,合力构筑全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多通道。从创新理念的演化进程看,秦创原“三支队伍”的建设,契合了“布什线性创新理念”向“巴斯德创新理念”的转变。

▲基于巴斯德创新理念的秦创原“三支队伍”建设

一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有助于培育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力量,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由于基础研究本身的公共品属性,企业参与有天然的惰性(陈志,2021)。2020年,全国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共18673.75亿元,其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分别为95.61亿元、565.18亿元、18012.96亿元,基础研究仅占0.51%。相反,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在基础研究方面的经费支出分别占其R&D总支出的16.84%、38.50%。通过项目引导等方式,让具有基础研究优势的高校院所专家人才(科学家)与具有工程实践优势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等(工程师)结伴发展,探索建立起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力量,培育一批创新性强、成熟度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具备转化和产业化的科技成果,合力打通科技成果培育和转化的“巴斯德”通道,使企业的创新发展基础更加厚实、参与基础研究的决心更加坚定。数据显示,目前全省已组织申报、收集、审核并报送共25个项目、形成150人以上的“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

二是“新双创”队伍建设,有助于激发科学家、工程师的“双创”潜力,助推科技成果落地“孵化”。

由于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涉及小试、中试等诸多复杂环节,科学家大量的理论成果等停留在了实验室不敢熟化转化,工程师大量的创意图纸等停留在了桌面不敢创新验证,“不敢创、害怕创”阻碍了科技成果落地“孵化”。2020年,全国高校R&D人员达127.4万人(其中陕西4.9万人)、研究与开发机构R&D人员达51.9万人。通过建立由企业家、行业专家等组成“双创”导师团队,开展“下高校、下企业、下科研院所”活动,辅以“双创”政策支持,引导有创业意向的科学家勇敢地迈出成果转化的第一步、将停留在实验室的理论成果在孵化平台进行熟化转化,引导有创业意向的工程师勇敢地迈出创新创业的第一步、将停留在自己桌面的创意图纸进行概念验证,让科学家、工程师变成企业家,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波尔”“爱迪生”通道。数据显示,2021年新增新双创队伍7支,创业导师共计20人,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创业辅导、专业资源对接活动17场。

三是“科技经纪人”队伍建设,有助于“沉睡”的成果与“潜在”的需求“配”起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由于受到线性创新理念和科技评价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现象依然存在(刘忠范,2020),科学家产生的大量科研论文和专利未能很好地匹配企业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需求。2020年,国内三种专利有效数达11236868件(其中陕西184056件),而通过专利实施许可、专利权转让等方式实现技术转让的合同仅有23243项(其中陕西506项)。陕西作为“科教大省”,有大量科技成果“沉睡”在高校院所,使得自身科技优势无法有效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通过“科技经纪人”队伍建设,实现主动对接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和企业创新发展需求的目的,让“沉睡”的科技成果“动”起来、让“潜在”的企业需求“显”出来,为科学家、工程师与企业家“牵线搭桥”,实现“波尔”“爱迪生”“巴斯德”通道的贯通。数据显示,当前近40人的科技经纪人队伍,已对接西交大、西工大、西电等14所高校及中电科39所等7家科研院所,梳理优质成果800余项,完成投资决策257个、协议出资2287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