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观点 | 胡宏力:让科技创新成为大西安发展最强劲动力

为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建立健全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市科技局征集建设了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等多家单位为西安市科技创新智库,主要围绕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科技资源优化统筹、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领域,加强形势研判、战略规划、顶层设计、对策研究、决策评估等,为全市科技创新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和智力支持。创新西安将陆续编发智库专家的相关研究成果,供大家学习交流。【发布内容属学术交流探讨,不代表本局观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胡宏力,西安交通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管理学院、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大学管理学院访问学者,曾任陕西省物理化学研究所助理工程师、工程师,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西安文理学院商学院科研副院长,现任西安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西安市国家级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城市专家委员会成员,陕西省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会特聘专家。

西安市科技创新智库——西安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成员。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内外环境深刻复杂变化状态中,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动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对推动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这为西安发展科技创新,赋能西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西安是科教资源富集型城市,据科技部公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20》,西安创新能力在副省级城市位列第6,西部城市位列第1,这表明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引领西安发展的第一动力。西安全社会R&D支出占地区GDP比重位居全国第一,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20年,西安专利授权总量达175200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8件,是全国的3倍。2020年,西安技术交易合同成交额达1648亿元,较上年增长20.86 %,技术合同成交额再创历史新高,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连续9年实现年均百亿元增长。2020年,高新技术主营业务收入占规上工业企业主营收入比重超过70%,居全国前列。但我们还需清醒地认识到,西安在科技创新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主要表现为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尚不能转化为产业优势,科技资源富集程度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比如2020年西安人均GDP为9.2万元,与科技资源富集城市南京、广州、武汉相比差距明显,科技创新支撑城市绿色发展能力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靠后。西安应立足优势,直面短板,以建设 “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以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抓手,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将“优势做强、强项做大、短板补牢”,让科技创新成为城市发展强劲动力。

一、坚持四个面向 筑牢基础研究新高地

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新时代对基础研究提出的新要求。基础研究是应用研究和技术进步的先驱,是科研工作者发现和研究后提出的新原理、新理论、新学说、新成果。基础研究可以分为理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其中应用基础研究一般是基于应用的目的而开展的应用理论基础及技术基础研究,创新性成果可以是新方法、新方案和新标准以及能够解决产业行业应用技术突破的 “卡脖子”关键性技术研究成果。加强基础研究应“准确识变”才能“应变”、“求变”,而“识变”的前提就是要坚持四个面向,即基础研究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西安拥有4所中央科研院所、5所中央级高校和63所普通高校,其中 7所高校的13种学科跻身全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各类科研机构3000多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多万,两院院士60名,科教资源富集程度在全国城市(不包括直辖市)中排名第4,仅在南京、广州和武汉之后。以雄厚的基础科研为底蕴,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主要任务,强化基础研究,将科技创新优势做强,全面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和活力成为西安科技发展的关键。

西安应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趋势,对标国家战略科技布局,做好“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编制工作,实施强基计划,整合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充分发挥高校与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畅通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转化通道,提升基础研究的绩效。鼓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比例,2018年西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总投入122.08亿元,其中94.1%为试验发展支出,基础研究支出0.3亿元,仅占企业研发投入的0.25%,基础研究比重偏低。政府应优化企业的创新支持方式,加大对企业重大原始创新倾斜,鼓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让企业成为基础研究的生力军,激发企业创新活动,提升企业创新质量。

二、聚焦平台建设 锻造现代产业强支撑

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趋势对西安高水平科创平台和载体建设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新任务。单打独斗式、闭门造车式的创新既不能保证研发的高时效性,也不能保证科技创新成果紧贴市场需求,一枝独秀式创新则很难与产业链、创新链对接融合,对产品更新、商业模式迭代、产业链升级的作用有限。只有开放与协作式的高水平科创载体和平台才能够引人才、促创新、带产业,平台建设是推动西安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最为关键的抓手之一。

西安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3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38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7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3个,国家备案众创空间78个,创新基础条件在全国居前列,但条块分割式创新、各自为战式创新仍是西安科技创新的瓶颈问题,构建高水平、开放协作的创新平台可以有效协调整合多元创新力量,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将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将硬科技产业做强,为西安“6+5+6+1”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提供有力支撑。

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牵引,建设前沿引领、交叉融合、开放合作的协同创新实验室研究平台体系,对标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创建标准,加快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阿秒光源、Z箍缩等大科学装置等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布局;支持优势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鼓励优势科研机构和大学,打破行业壁垒,围绕西安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如人工智能、大数据、5G、区块链、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建设高水平实验室创新平台体系;以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为抓手,以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优势制造业产业链为主线,优化整合若干个骨干创新资源,围绕国家、行业以及西安制造业转型升级原创技术和重大关键技术需求,推进国家、省、市三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梯队建设,打造具有西安制造业产业特色的创新平台;鼓励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上下游企业建设功能性创新平台,围绕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开展研发攻关、成果应用推广、行业标准创制等创新活动;从产业生态、双创资源协同、校院企地深度融合等多方面推动“双创”载体建设,鼓励“双创”载体以垂直化、精细化、专业化方式与我市“6+5+6+1”产业领域和产业功能区建设融合发展。

三、狠抓科技服务 促进创新生态提质增效

科技创新不是一个独立的领域,而是一个复杂生态系统,政府和提供科技服务的其他主体通过“服务”给创新生态带来更多的内生动力,这要求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以积极政策引导落实“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为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融合架桥筑梁。不断“求变”的、创新的、高质量的科技服务会有力促进科技要素向产业的融合和渗透,扶持传统产业科技创新、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给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近年来,西安科技服务业发展迅速,但科技服务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还需提升。比如,尽管西安的技术交易额位居全国第一,但西安的科技资源利用率和科技创新产业化水平还不高,而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不足是关键因素。西安应以新理念为引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抓重点破难题,直面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创新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收益分配制度,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打通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完善金融、税收、价格、财政、知识产权等科技创新管理政策,精准设置科技评价关键性、引领性指标,优化科技政策供给, 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落实“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通过发展科技服务业提升创新链服务产业链的效率、水平与质量,“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通过科技服务业促进创新成果快速转移和产业化。西安应以创新全链条为主线,围绕科技创新需求,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科技服务业态和服务模式,拓宽科技服务领域,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内生动力作用;紧扣西安“6+5+6+1”现代产业重点领域和产业链关键技术节点,结合产业功能区布局,建设定位准确、功能清晰、专业性强的科技服务专业化产业园区,形成科技服务聚集效应。建设科技服务共性平台,加强面向中小企业的集成式科技服务,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研发设计、分析检测、试验验证、共性加工、成果转化等共性技术服务;开展科技服务业示范机构认定工作,大力扶植一批基础较好、能力较强、业绩显著、信誉优良的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科技服务业龙头机构,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业骨干企业与机构的示范作用;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建立科技金融政策联动机制、完善科创投融资项目挖掘机制,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生态,充分发挥科技金融的“活水”作用,助力科技创新生态不断改善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