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观点 | 王方:发展技术要素市场 助推西安科技服务业迈上新高度

为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建立健全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市科技局征集建设了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等18家单位为西安市科技创新智库,主要围绕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科技资源优化统筹、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领域,加强形势研判、战略规划、顶层设计、对策研究、决策评估等,为全市科技创新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和智力支持。创新西安将陆续编发智库专家的相关研究成果,供大家学习交流。【发布内容属学术交流探讨,不代表本局观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王方,管理学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陕西信息化与数字经济软科学研究基地核心成员,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灰色系统专业委员会理事。

西安市科技创新智库——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智库成员。

主要从事:决策分析、科技管理等领域问题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Grey Systems: Theory and Application》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及省自然科学基金、省软科学、西安市哲学社科、西安市软科学等10多项研究课题,获2015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2完成人)和陕西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第1完成人)各1项。

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了“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着力激发技术供给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强调“发展知识、技术和数据要素市场”,推进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凸显出“技术”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事实上,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便明确提出“开放技术市场,实行科技成果商品化”,开启了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伟大进程。

西安是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拥有60多所高等教育机构、3600余家科研单位,研发人员超过40万人,科教综合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十三五”时期,西安技术要素市场快速发展,技术输出与技术吸纳实现双增长。2019年技术输出合同成交额达1364亿元、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上海的1522.21亿元、北京的5695.3亿元。技术吸纳合同成交额亦达501.85亿元,较2018年增长33.19%。西安技术要素市场的不断成熟,为西安推进科技服务业迈上新高度奠定了良好基础。2020年9月,在2020西安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之际,技术要素市场发展论坛作为重要论坛之一,共有来自海内外100余名技术要素市场主体代表共同参与。

2016-2019年西安技术输出与技术吸纳合同数及成交额变化趋势

(一)做好“产学研”,推动技术要素市场技术供需方源头精准对接。

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是技术要素市场的主要参与主体,其中内资企业体量最大。“十三五”时期,技术要素市场中内资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三大主体,技术输出合同成交额占全市总额的97%以上,技术吸纳合同成交额占全市总额的82%以上。具体而言,内资企业和高等院校技术供给能力持续增强,科研机构技术供给总体稳定。技术需求方面,科研机构呈持续增长态势,内资企业和高等院校则动态上升,但总体三类主体技术需求依然旺盛。

“十四五”时期,西安要增强技术要素市场活力,需继续在“产学研”上下功夫。一是按照省“四主体一联合”的建设思路,支持市辖区内科技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建立更多技术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或科研实体,做大做强西安科技服务业的源头供给。二是依托市辖区内头部科技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通过整合资源要素,建设一批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概念验证中心,为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形成的大量创新成果的熟化提供全方位支持,厚植西安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技术要素基础。三是促进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与市辖区内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合作,充分调动各方参与技术要素市场的积极性,助力西安科技服务业在全球取得新的发展。

2016-2019年西安三大主体技术输出与技术吸纳成交额变化趋势

(二)发力“补短板”,促进技术要素市场全方位支撑社会经济目标。

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服务是西安技术要素市场中技术交易的主要目标。“十三五”时期,西安在社会发展和社会服务的技术输出合同成交额占全市总额的40%以上、技术吸纳亦占全市总额的30%以上。从技术输出与技术吸纳的净流向看,西安在社会发展和社会服务、能源生产/分配和合理利用、国防、其他民用目标、非定向研究、地球和大气层的探索与利用六大社会经济目标的技术供给能力强劲,而在教育事业发展、农林牧渔业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及污染防治等社会经济目标的本市技术供给难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

“十四五”时期,西安要面向教育、农业、环保等弱势领域,发力“补短板”,促进技术要素市场全方位支撑社会经济目标。一是在人工智能教育创新领域,优选市辖区内若干高等院校,支持其开展AI助教、跨校互动教学、课堂情况实时分析等智能教育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为满足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更多技术成果。二是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引导市辖区内相关科技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围绕农林牧渔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开展研发,为推动乡村振兴和质量兴农贡献西安科技力量。三是以近5年技术吸纳合同数据为支撑,全面梳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及污染防治技术需求要点,建立“环保领域共性技术研发清单”,组织市辖区内相关科技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联合攻关,培育一批有价值、可转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拳头科技产品。

2016-2019年西安技术要素市场服务社会经济目标技术输出与技术吸纳差额变化趋势

(三)聚焦“硬科技”,做强技术要素市场优势技术领域。

电子信息技术是西安技术要素市场中技术交易的重点领域。“十三五”时期,西安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技术输出合同成交额占全市总额的22%以上、技术吸纳亦占全市总额的14%以上。从技术输出与技术吸纳的净流向看,除在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外,西安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能源与高效节能、航空航天、新材料及其应用等“硬科技”相关的技术领域表现出更强的技术供给能力,其中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技术输出超技术吸纳100亿元以上。

“十四五”时期,西安除继续挖掘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技术领域的潜力外,应更加注重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能源与高效节能、航空航天等“硬科技”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一是做精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培育西安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即加大对电子信息领域市辖区内相关科技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在人才引进、科研场地及经费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二是做强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领域,发挥西安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中的科技支持作用,即鼓励市辖区内相关科技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围绕工业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煤炭清洁开发利用技术及先进电网技术等开展前沿性创新研究或联合攻关。三是做专航空航天和先进制造技术领域,找准西安在我国建设制造强国过程中的发力点,即围绕航空航天和先进制造两大技术领域,通过引培并举,聚集一批头部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航天技术民用转化、商业航天等领域关键技术、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的研发与制造,着力打造国家级航空航天先进制造产业集群。


2016-2019年西安技术要素市场各技术交易领域技术输出与技术吸纳差额变化趋势

(四)发展“中介人”,健全技术要素市场中介服务体系。

技术转移机构是技术要素市场中重要的科技服务中介,能够实现和加速技术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转化。2019年12月市科技局印发的《西安市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认定备案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对国家、省、市各级技术转移机构的奖补政策,并于2020年3月公布了首批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其中高校多、院所企业少。

“十四五”时期,西安要考虑技术要素流动过程中的复杂性,建立体系化技术转移服务中介。一是要支持高校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办公室,以市场化方式引进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开展专利申请事前质量“评估”、授权高价值专利筛选与转化等业务,“让专业人做专业的事”,畅通高校技术要素流动渠道。二是要支持科研机构建立综合性技术转移办公室,承担技术商业化潜力评估与转化、创业辅导、领域内创业大赛的组织与实施等业务,让科研机构技术发明者充分置身创业商业圈,让更多技术要素不断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产业。三是要支持头部企业和科技企业设立技术转移部门,对内做好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对外专门对接高校、院所及国外技术资源,推动技术要素内外部自主有序流动。

首批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