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创原工作简报2023年第12期(西安文理学院推进“秦创原梧桐树科转行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近年来,西安文理学院践行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城市大学的办学定位,主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发挥学校作为全市“秦创原梧桐树科转行动”总平台的优势和作用,着力推进“秦创原梧桐树科转行动”,进一步健全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得好、转得快”。

一、推进“秦创原梧桐树科转行动”

学校负责总平台建设工作,参与发起成立“秦创原梧桐树科技成果转化联盟”,作为联盟理事长单位,遵循“政府主推、市场主导、需求导向、校地合作、聚焦落地”原则,通过建专班、组队伍、畅渠道,着力解决成果落地过程中校地对接不畅、要素保障不力、市场化机构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

(一)建设全市“秦创原梧桐树科转行动”总平台。学校作为梧桐树科转行动业务交流与展示的总窗口,从2023年7月起,全面推进总平台建设工作,配备办公场所和设备,为总平台选精配强工作人员16名,承担区县企业需求挖掘、数据整理分析、工作宣传展示、信息沟通交流等工作。建立总平台高校技术成果库、专家人才库、企业技术需求库和展示网站,链接区县专班数据信息,为市级专班开展信息汇总、年度考核、成果展示等提供有力支撑。

(二)建立市、区两级专班工作机制。学校制定“秦创原梧桐树科转行动”工作方案,成立总平台、试点区县两级工作专班,按照“打造好总平台,沉积一批优质落地项目,培养一批优秀青年干部”的总体思路,建立市、区两级专班沟通交流、信息报送和业务推进专属渠道。专班工作人员深入挖掘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和可转化项目,相关区县和意向企业按照项目清单充分对接,协调配套土地、规划、金融、行政审批等创新要素保障,遴选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转移人才全程参与,实现市区两级发力、部门联动、校地一体、产学研金协同。目前已在莲湖区设立技术经理人工作站,在新城区设立省级技术转移分中心和技术经理人工作站,开展常态化对接路演活动。

案例一:屈颖娟教授,是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作为学校从技术经理人队伍中选拔出来的专班工作人员、成果转化特派员,时常深入区县走访科技企业,为企业与高校合作铺路架桥。化学工程学院教师李蓓蓓的发明专利“一种高微孔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所制备得到的超级活性炭,在超级电容器电极、储氢、精细化学品选择性吸附等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屈颖娟的对接帮助下,与碑林区西安兰德尔绿色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签订转让协议,转让金额22万元。目前,学校共有技术经理人65名、科技成果转化特派员16名,全校共转让(许可)专利到账经费突破100万元,与全市科技企业签订技术合同2000余万元,学校被认定为“西安市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示范高校”。

(三)开拓博士团服务渠道。组织博士服务团深入新城、碑林、莲湖、雁塔等 9 个试点区县,梳理产业链分布现状,一个区县由多个博士团队服务。学校先后与高新、雁塔和碑林等区域召开了校企“双进”专场活动,与各区县、开发区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11月22日,屈颖娟博士团队与新城区秦创智谷孵化器签订入孵协议,开展高校科研成果挖掘、常态化路演、企业技术需求对接等系列成果转化活动,积极营造校地一体、产学研金融合的科创氛围。

二、强化多方协同促进产教融合

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对标科技企业技术难题,挖掘学校优势资源,搭建产教融合平台,组建教授博士科研团队开展技术服务和深度合作,努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有机衔接,政府、学校、企业协同创新的工作格局。

(一)摸清家底绘蓝图。一是开展区县大调研,摸清全市产业家底。11月21日,学校领导班子带队赴高陵区相关部门、隆基绿能股份有限公司考察调研、观摩学习,开启了大调研第一站,随后安排精干力量分批次赴全市相关区县调研,梳理区域产业需求清单,建立工作联络机制。二是对标全市产业需求,摸清学校科研人员家底。围绕全市“6+5+6+1”产业发展体系,学校从各学院相关专业精选百名科研能力强、工作热情高的科研骨干,编制成《西安文理学院科研骨干手册》,打造学校科研名片,不定期邀请政府、企业专家进校园与科研骨干座谈,以需求为导向培育科研成果。

(二)校企携手建平台。2023年3月,学校与新通药物共建西安市首个教育科技人才创新联合体——生物医药校企联合实验室,组建生物医药创新团队,联合研发癌症候选药物,联合培养学生20人,探索生物医药领域应用型人才培训、医教协同、产教融合新路径,为企业节约研发及创新平台建设成本100余万元。6月,联合14所高校、37家企业、4个行业学会,发起成立西安市智能制造产学研合作联盟,通过成果转让孵化、新技术开发转移、产业人才培养等合作模式,推进全市智能制造领域产学研协同发展。

(三)产学互促双哺育。一方面,组建由60余名教授、博士组成的技术经理人队伍,通过技术经理人再将全校147名教授、博士与全市19条重点产业链全方位对接,每条产业链建立1个博士团队,每个团队再选派1名“团长”和1名“最懂技术”的技术经理人,分别对接产业链事宜和企业技术需求。截至2023年12月底,博士团队对接重卡、轨道交通、氢能等10余条产业链,促进技术合同成交额2000余万元。另一方面,与华为、汇川技术等科技企业共建鲲鹏产业学院、汇川技术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新媒体产教融合学院等,从企业聘请技术专家、企业导师,辅助开设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课程,培养加强学校产业应用型人才队伍建设。

案例二:学校博士科研团队积极参与和服务全市重点产业链提升。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对接4条产业链,其中,刘凌博士团队与重卡、轨道交通两个产业链企业签订技术合同17项,签约金额275万元,尹志福团队与钛及钛合金产业链企业签订9项,签约金额170万元。化学工程学院韩翌晨博士团队,针对输变电装备产业链开展的“阻燃型环氧树脂电工浇注材料关键技术的开发”项目,签约金额350万元,该学院还挖掘乳制品产业链企业技术需求9个,安排学生入企跟岗实习,推进学生就业。

三、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

学校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新模式。目前,已成立19支成果转化与创新团队,596项科技成果单列管理,累计48项成果已完成或正在实施转化,有7名科研人员凭成果转化贡献参加职称评审。

(一)一套实施办法明责权。出台了《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实施方案》,制定了《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办法》《横向项目结余资金出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明确了职务科技成果的单列管理权限,规范了横向项目结余资金出资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了尽职免责机制。修订了《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暂行办法》,在主体序列职称评审中增设了“公共服务型”职称类型,以科技成果转化成效作为职称晋升的“绿色通道”。

(二)一套评估机制优路径。建立四项评估机制,即按照企业报价,根据发明人意愿、发明人所在二级学院意见、专家评估意见以及第三方技术转移机构专利盘点结果共四个方面意见,综合评估成果符合企业报价后,再对职务科技成果进行单列管理和转化。这一机制兼顾了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三种因素,让科研人员与学校、技术经理人和第三方技术转移机构得以充分沟通,主动对接市场科研成果转化的意愿明显加强,较好地打消了“不敢转”的顾虑。近两年,学校近10%的有效专利与企业实现“联姻”,转让收益突破1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