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西安科技当仁不让!


17年前,

我们和外界的联系只有绿屏手机、电视和铁栏杆。没有移动互联网,没有外卖,没有打车软件,甚至连电脑都很罕见。我们可能会因为信息有限,更容易被谣言误导、会盲目就医而感染、也会因为恐慌抢购白醋、板蓝根这类对于病毒无效的非必需品。

17年后,

我们则可以大声说,大不了就不上班,在家用钉钉远程办公。大不了就不出门,哪怕口罩也在网上买。大不了就不出门吃饭,在家叫饿了么。大不了就不去车站退票,在家通过UU跑腿。大不了就不去买菜,河马直接送到家。

在这场全民防疫战中,出现了新的身影,科技创新的力量——病例诊断、药物研发、消杀防控、物资配送…...抗疫的各个链路都因为科技的力量而变得更加高效。


科技是人类面对病毒时,所持有的勇气和希望。

相信科技的力量,虽然疫情来势汹汹,但春天依然如约而至。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大批西安的科研单位、科技工作者和硬科技企业勇挑重担、敢于担当,把研究精力投入到各项攻关任务上来,把论文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用科技赋能疫情防控,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各显神通”。

西安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的重磅亮剑,让人们前所未有地深切感受到了这座城市厚积薄发的科技力量。

科技战“疫”

我们必将取得胜利!

今天科技君带大家来看看

应用在各种疫情防控场景下的

西安硬核科技“神器”

场景一:发现病原,练就“火眼金睛”

疫情之下,什么最紧迫?只有提高确诊病例的检测速度,才能有效抑制疫情的快速扩散。

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两小时即可出检查结果,一盒试剂可以检测50人次,相关仪器及试剂检出了云南、四川、陕西首例阳性确诊病例。


陕西师范大学闫亚平教授团队,联合陕西脉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成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快速检测试剂盒,用水浴锅等简易设备65℃恒温,15分钟即可完成扩增反应,肉眼可见检测结果,为基层医院提供了一种快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方法。


西北大学国家微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戴鹏高教授第一时间研发并测试成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双重PCR法)。西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崔亚丽教授团队创办的西安金磁纳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面对疫情,发挥团队优势,奋战科研一线,开展技术攻关,正在加紧研发新冠病毒N-蛋白检测试剂盒。


西安佰奥莱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疫病专项项目组,制定从快速样本制备到精准检测的全面解决方案,开发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并应用于便携式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帮助医务工作者制定有效管控及隔离治疗措施。


场景二:严控扩散,筑牢“疫情防火墙”

随着春节后的企业复工、学校开学,各地都将迎来大规模人员流动,疫情防控进入了关键节点。

陕西天诚软件有限公司推出了“热成像人体测温一体化方案”,结合热成像技术、人脸识别技术、5G网络等技术手段,按照“高精度、多目标、低成本、快布控”的要求,看到即测到,测到即感到,感到即判到,判到即跟踪,实现及时预防、有效控制的建设目标,保障各类场所安全运行。


西安泰豪红外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人体温度筛查红外热像仪采用非接触式成像测温原理,不同的温度在热像图中以颜色进行区分,人群通过时即可自动完成体温检测。一旦温度超标热像仪会自动报警,并进行拍照存储。目前,北京、陕西、广东、四川、河南等7个省(市)的火车站、汽车站、机场、医院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已经配备了500余台泰豪红外的红外热像仪。


西安天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免费提供无人机防疫消杀服务。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消杀,无人机防疫消杀所需人员较少,能够避免人员交叉感染。目前,天翼航空与其客户携手,共出动48台专业级无人机,服务西安、咸阳、宝鸡、安康4市的10余个区县、开发区,共对200多个村子和500多条街道进行防疫消杀。


西安交通大学梅雪松教授团队将已经成熟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和医疗应用相结合,快速研发出体温筛查巡检机器人、无人消杀巡检机器人这两款产品,实现热成像人体测温、AI人脸识别、多人同时测温、无人值守、远程遥控,工作效率是人工的10倍,目前已在医院、海关等场所投入使用。


西安航天基地依靠AI技术,在一专业留观点正在使用送餐机器人代替人工操作,减少医护人员与被隔离人员接触,从而降低被感染的风险。据了解,目前留观人员一日三餐由航天基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人员统一配送,饭菜到达留观点后,再由智能送餐机器人分发到每个隔离房间。


陕西中建建乐智能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研发的防疫服务机器人、防疫巡逻机器人、地面清洁消毒机器人采用热成像探测技术与红外测温功能,可自动对人群进行可视化非接触式测温,快速排查发热症状人员。


场景三:基础研究,打造“抗疫利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焦灼,目前尚未有针对2019-nCoV临床疗效明确的药物上市,但西安多个研究团队正加紧测试不同的临床治疗药物与方案。

西安交通大学张胜利教授带领团队针对新冠病毒的结构、功能和相关药物筛选开展研究。目前主要通过网络进行线上计算机模拟分析和讨论,为后续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分子层面的机理支撑和药物筛选提供指导。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冰教授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华为云联合科研团队宣布,筛选出五种可能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有效的抗病毒药物。联合科研团队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多个靶标蛋白,对8506种上市或者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药物进行超大规模计算机辅助药物筛选,已发现有五种药物可能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有效。


场景四:数据支撑,助力“互联网+防疫”

春节是一次人口流动大潮,疫情防控工作形势复杂艰巨,西安科技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积极开发大数据应用平台、分析运用其掌握的大数据资源,为精准决策、科学防治提供了数据支撑,发挥了资源整合、技术赋能的独特作用。

西安交通大学刘跃文副教授团队研发了新冠肺炎感染风险的大数据评估模型,基于旅行大数据,综合计算新冠肺炎感染风险指数和级别。该模型在云南省全面推广应用,大幅度提升了防控一线现场核查工作的效率。肖燕妮教授团队基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机理、密切跟踪隔离和封城等策略,建立了传播动力学模型,能为评估防控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张磊教授团队用数学模型来预测全国疫情流行趋势。该团队正在分析各省的疫情趋势,评估“春运”过后人口流动可能导致的二次爆发风险,将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理论支撑。


中兴通讯携手四川电信,利用在西安高新区研发的5G设备主体及最新技术,助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在全国首次实现两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5G远程会诊。


中软国际(西安)软件有限公司启动“神兵计划”,面向全国征集和精选一批小工具软件、App应用、小程序等,通过IT手段加强疑似病例管理和病人诊治、协调医院物质调拨及医护人员安排等,协助政府及各种社会力量实现“群防群控”。中软国际还上线了“抗冠战役”小程序,通过采集群众的健康信息,为企业、社区、政府提供第一手资料,有效的防止疫情扩大。截至目前,已有1400多家企业注册,17000多人使用。对于有序复工的中小企业而言,也可以借助中软国际“解放号”生态平台,实现在线成交、在线营运,在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优势保证业务的顺利进行。


西安九索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挥在大数据汇总、清洗、筛查、分析、预测等方面的能力,为相关部门提供有效的排查、疑似、确诊等数据跟踪结果,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大数据技术支撑。他们还通过数据检测,提前预测疫情风险的发生,并对企业疫情风险进行扫描,帮助企业做疫情风控。从大年三十至今,他们已经为西安市排除了上千个疫情风险点。


陕西天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自身空间信息的基础和优势,研发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三维可视化平台,通过时空地理信息、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追踪疫情动态,汇聚民声民需,为西安市特殊时期疫情上传下达、群防群控提供全民化、精准化、开放式线上服务平台。


场景五:医疗服务,让科技关爱无处不在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牵动国人心,服务百姓、服务患者、服务医生是西安科技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类科技产品在疫情防控战役中得到越来越多运用。

负压隔离病房广泛应用于传染性较强的呼吸道疾病治疗之中,更是疫情防控的关键设施,其设计、建设和运维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西安四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这一领域经验丰富,拥有前沿的全套洁净工程技术,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先后承担了大连、西安、克拉玛依等地的疫情防控相关设施的建设任务。


中科创星被投企业中科微影研发的“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可同时识别血管位置和深度,在救助过程中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救助效率。中科创星第一时间组织捐赠了47台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价值565万元)。


西安朝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西安交大一附院,在其研发的“智慧好医院”平台首页开辟免费线上咨询专区,由多名专家及专业的医学志愿者针对该疾病进行7(天)×24小时实时答疑,通过线上咨询预防机制,判定疑似病例,告知应对措施,避免延误病情。目前,朝前科技已为近20家医院开通了免费线上发热咨询服务。


西安智医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空军军医大学临床专家开发“新冠感染自助诊断及在线发热门诊”,让大家在家里就能通过简单的智能问答获悉自己的身体状况、感染风险,同时还可以得到专业的就医指导建议和防护知识。


西安拾音智能科技研发的“智能疫情机器人”,已经开始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相关机构无偿提供疫情问答机器人服务,极大缓解了线上问答劳动强度,并可以即时提供西安市防控疫情工作动态。


陕西骏途网旗下骏途云科技火速研发,17小时上线社区“电子出行证”,免费为广大小区、业主服务。避免了纯“手工”通行人手不足,不易管理,难以统计,无法追踪等各种不便。


西安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作为陕西省内最大的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倡议发起成立了陕西省“第三方医学实验室联盟”,为西安市第八人民医院等定点医院在内的众多医疗机构提供医学检测服务。


为了保障全国各地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的网站和系统安全,西安四叶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了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小组,开通了绿色免费通道,主动提供网络安全服务,护航医疗机构网络安全。


如果说和疫情的较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么科研成果、医疗物资和装备就是这场战争中最重要的军火,西安正在以自己的硬科技实力成为全国“战疫”重镇。

另据科技君刚刚收到的消息……

2月13日凌晨,空军出动包括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6架运20和2架运9在内的3型11架运输机,分别从乌鲁木齐、沈阳、西宁、天津、张家口、成都、重庆等7地机场起飞,向武汉空运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和物资。这是我国国产运20大型运输机首次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也是空军首次成体系大规模出动现役大中型运输机执行紧急大空运任务。


运-20运输机,是由航空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研发的重型军用运输机,为目前中国最大型的自主研制军用飞机。总设计师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首席技术专家、1982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空气动力学专业的唐长红。运-20从正式研制到首飞仅使用了5年左右时间,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大成果,标志着中国成功跻身于世界上少数几个能自主研制200吨级大型机的国家之列。


在打赢疫情防控这场争分夺秒的战役中,西飞、一飞院、陕飞等科研单位根据疫情防控需求和保障需要,迅速集结成立多批团队赶赴外场,执行伴随保障和培训带教任务,为国产飞机尽快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提供服务,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西安科技力量。


除此之外,这场战“疫”中,西安市科技局为更好支撑和服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升我市疫情防控水平,迅速形成工作机制,及时组建西安市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科研专家团队,根据中省科技攻关总体部署,调配部署全市科研力量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相关科技攻关工作中。日前,经定向征集组织,已正式启动首批4个项目(15个课题)的应急防治科技专项,安排科技资金229万元。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新技术新产品30余项。

在这场全国战“疫”中,西安综合科技力量“亮剑”为何如此引人瞩目?背后是这座城市无数科技工作者数十年如一日披荆斩棘的不断努力,是这座城市不断创新体制机制,高举硬科技发展大旗,着力打造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对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的结果。

厚积薄发,西安科技“战疫”一鸣惊人!